为什么不建议用铜壶,最好的纯铜茶具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3-16 18:18:07

为了享用好茶,建议及时品尝。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枝头无花空叹息。

针对开篇那位茶友的特殊情况,晚上煮出一大壶茶后,自己喝不完略显浪费。

倒入保温壶内放着第二天再喝,从惜物角度看,这样的出发点没有错。

但从品茶角度看,冬天喝热茶,放入保温杯/保温壶内的茶水,不建议超过三、五个钟头,及时喝完才好。

哪怕保温性能出色,茶水温度不至于过快下降。

但茶汤细微风味变化,难免会发生改变。

若是喝茶人数不多,建议不要盲目煮出一大壶茶。

喝多少,煮多少。

换一把精巧的小壶煮茶,更能体会到“一人饮”的美妙乐趣!

为什么不建议用铜壶,最好的纯铜茶具(5)

《3》

第二,渥堆做旧,发酵不当。

早前在朋友圈,看到过这样的晒图。

身边有位熟人,在煮寿眉饼一类的老白茶。

但图中的玻璃煮茶壶内,煮出来的茶汤却是深橙红色。

不夸张地说,汤色十分接近熟普,论“红汤”程度,远超绝大部分红茶。

汤色过分发红,对老白茶来说,并不正常。

因为,白茶本身的发酵程度是极为轻微的。

不揉捻,也没有刻意静置发酵。

仅是新鲜茶青鲜叶采下来后,及时薄摊,进行萎凋时发生了轻微发酵。

类似东北做酸菜,新鲜大白菜买回来后,要稍微晒一晒,让菜叶子慢慢萎蔫了,再进行下一步工序。

为什么不建议用铜壶,最好的纯铜茶具(6)

白茶萎凋期间,借助温和的日光、舒适的风力、适宜的温度,内在的多酚类茶味物质,少部分地发生氧化,氧化成茶黄素等。

茶黄素是一种可溶于水的天然茶叶色素,能让泡出来的茶汤呈现发黄的汤色。

白茶的正常汤色,以黄绿为主(绿色部分来源自叶绿素)。

没有叶片,以粗壮芽头为原料的白毫银针,新茶时汤色偏浅,头道茶汤接近莹白色,泡到三、四冲左右,也是较浅的淡黄。

而寿眉,不论散茶饼茶,不论新茶老茶,都以黄绿色系为主。

只不过,饼茶比散茶汤色要更深。

而老茶经过多年陈化后,黄绿系汤色也逐渐加深。

但不论怎么说,好端端的老白茶,不会泡出类似熟普那样发红的汤色。

除非这饼茶的工艺不当,制茶发酵过头,甚至被人为故意渥堆做旧。

才会煮出这么深、这么红的汤色!

为什么不建议用铜壶,最好的纯铜茶具(7)

《4》

第三、熬煮过浓。

从网上听来这样的论调:“冬天煮老白茶,为了药性更好,就得将茶汤煮浓一些。就像熬中药汤,尽量浓缩起来,效果最好……”

这种想法,万万不可取。

浓茶苦汤,有害无利。

和滋味过浓的茶汤相比,浓淡适中,才能让人品尝出更美妙的风味。

再说,浓茶多饮无益,温茶淡饮更养人。

对咖啡碱敏感的人群、本身容易失眠的群体等,都不适合多喝浓茶。

喝淡一些的茶汤,更为有利。

冬天煮老白茶时,若是将茶汤滋味煮得太浓。

比如,投茶量太多。

正常煮一壶茶,2-3克左右的干茶,煮上一壶400-500毫升的热汤绰绰有余。

若是投茶量翻倍,或者没有提前用克秤称重,随手撬下一片茶就放入壶里去煮。

为什么不建议用铜壶,最好的纯铜茶具(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