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为什么设置海关,清朝设置海关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4-03 13:30:13

唐代来自阿拉伯的使团

唐代市舶使除开其他事务,还要负责外来使团接待工作。唐政府特意在广州等各大港口修建蕃坊,便于对外商、使团的管理。

据《旧唐书》记载,公元879年,黄巢起义军攻入广州,蕃坊外商人士达20余万。

由此看出,广州港的世界贸易交流非常频繁,大量外商入驻,提高了广州港的世界贸易权威。

总体来说,唐朝原始的海关制度-市舶使,以专职官员直接管理,有力保障了海内外贸易持续运行,也提升了国内资金、物资储备!

清代为什么设置海关,清朝设置海关的历史背景是什么(9)

蕃坊遗迹

宋元海关制度的完善(市舶司)

由于宋代政府对于商业的重视,大量市舶机构由南北沿海港口依次增加。

在《宋史·食货志·互市舶法》中记载,熙宁五年,诏发运使薛向曰:东南之利,舶高居其一。

北宋中期,国家财政收入已达到四十万余缗,南宋高宗时期,宋廷财政税收为一千万余缗,市舶税占10%。宋廷后期,市舶税逐渐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形式。

清代为什么设置海关,清朝设置海关的历史背景是什么(10)

宋元时期设置的部分市舶机构港口图

唐朝时期,皇帝会派遣宦官作为市舶使把控货物,其事务必然直接受皇帝监管制约,但却造成了其他影响!

  1. 宦官并没有行政管理经验,容易造成职位滥用
  2. 宦官上级监督直属皇帝,容易造成监察漏洞(非层层监督)

宋元时期,政府即任免专职行政管理官员,以“提举市舶司”作为市舶司官员,从官僚集团中择优录取,实现行政体系完善,提高行政效率。

宋元市舶司下辖官员与吏人职位(注意:宋代官员与吏人处同一岗位,实际上反映“冗官”现象)。官员大多是虚职(挂名不做事),名义上承担船舶机构管理责任,实际上驱使吏人工作

清代为什么设置海关,清朝设置海关的历史背景是什么(11)

宋代市舶司管辖下的内河贸易

吏人群体是市舶司的重要基础力量,他们大多处理发放航海凭证、对船舶进出港检查、征收税款等具体行政管理工作。所以,有“官员做官,吏人做事”的职能说法!

广州港作为古代中国最早拓展海外贸易的港口,宋廷为提高商品税收,大力发展其他远洋船舶港口。由于港口的贸易量规模不同,设置的市舶机构也呈现不同级别。

  1. 以广州、泉州为主的市舶司
  2. 以温州、江阴为主的市舶务
  3. 以上海、澉浦为主的市舶场

清代为什么设置海关,清朝设置海关的历史背景是什么(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