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的心理特点,薛宝钗的性格简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4-26 15:36:23

初读红楼,容易陷入单个的事件中,当成独立事件来理解。*同志曾经说过:《红楼梦》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当我读了N个五遍后,我才理解这句话不无道理:只有通读到所有情节及人物个性特点都了然于心,才能从大视角来理解每一个情节,理解人物在情节中的表现。

比如第二十七回的滴翠亭事件,作者曹先生让宝钗无意中偷听到了红玉的私情,用意是什么呢?对表现人物和推动情节发展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事件发生的环境。

先看回目名,“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是作者第一次将宝玉和黛玉并列在一起来写,并用分别把她们比作“杨妃”和“飞燕”,杨妃指杨玉环,飞燕指赵飞燕,都是以美貌著称的女子。作者用她们来指代宝钗和黛玉,有环肥燕瘦之意,符合她们的体貌特征。

这一天是芒种节,作者对这个节日有特别交代。

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这是个闺中女孩们放飞自我的节日,所以大家都很高兴,早早地聚焦到一起,怎么开心怎么来。

薛宝钗的心理特点,薛宝钗的性格简介(1)

在这样的环境渲染下,一向无趣的宝钗也变得活泼起来。大家都聚齐了,独不见黛玉,迎春说黛玉“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于是宝钗说“我去闹了他来。”

一个“”字,尽显宝钗此时的玩乐心态,也体现了钗黛二人平时的关系,至少在宝钗心里,对黛玉毫无芥蒂。

但是,这件看似非常简单的事,却因宝玉的突然出现而未能发展下去。

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了,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

这段对宝钗的心理描写,需要读者认真对待。试想想,如果去闹黛玉的是湘云,看到宝玉进了潇湘馆,她应该会大喊着“二哥哥”,大步跑过去,搅入宝玉和黛玉的私密空间。

这便是宝钗的独到之处,理性思维及时冒出来,为宝玉和黛玉留空间。能做到这点,正是因为她懂得识人,对宝玉和黛玉的个性有所了解:“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也对他们的关系有所觉察:“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在这种情况下撞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

宝玉有什么不便?当然是不便于当着宝钗的面显露出对黛玉的曲意逢迎来。黛玉嫌疑什么?嫌疑宝钗是刻意进去搅局的,也就更加嫌疑宝钗和她一样也对宝玉有意。

这一段心理描写,体现了宝钗的两个特点:一是不愿意给自己惹是非,能躲则躲,能避则避;二是她已经意识到宝玉和黛玉有超越兄妹间的感情,即有私情的苗头。

如果宝钗是封建卫道士,或者是爱管闲事的人,那么就会拿这个发现去做文章,至少她可以坚决扼*,不让这种事继续发展下去。

但是,宝钗采取的方式是“抽身回来”,当没看见。

那么,这件事有没有影响宝钗原本愉悦的心情呢?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

注意作者的用词:“有趣”、“玩耍”,说明宝钗的心情依然愉悦,保持了芒种节的放飞心态。

正是这种完全沉浸在玩乐中的心态,宝钗随着蝴蝶来到了滴翠亭,发现了大观园里另一对私情。

薛宝钗的心理特点,薛宝钗的性格简介(2)

在理解作者的安排之前,我们先回到上一个章回,即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蜜意,潇湘馆春困发幽情”,作者刻意用整个章回来明写红玉与贾芸、黛玉与宝玉的私情。

所谓私情,即为私下里进行的,不能暴露在阳光下的情感,在那个时代,属于伤风败俗的下流行为。这样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后果非常严重。

但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上事皆如此。只隔了一天,就都被宝钗无意中发现了。

宝钗对黛玉宝玉私情的发现,用的是看;对红玉贾芸私情的发现,用的是听。

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

因为一心都在扑蝶上,“蹑手蹑脚”,没意识到亭内有人,亭内人也不知道有人来了。直到宝钗“无心扑了”,才听到了亭内有人说话。

于是,关键信息来了,听到亭内有人说话,宝钗“便煞住脚往里细听”。

宝钗的这种“细听”行为,是否符合大家闺秀的行为规范?作者用的词是“细听”,并非“偷听”,其实很简单,这是公共场所,并非说私密话的地方。选择在这种地方聊天,自然也没什么怕人听的。

这也说明红玉此时为情所困有些失去理智了,忘了场合。当然,私情的信息是在随意聊天中带出来的,也不是为了倾诉才说的。而且,从对话来看,坠儿并不懂红玉在说什么,她单纯地以为只是件捡手帕的小事,意识不到贾芸和红玉在她眼前玩了障眼法。

薛宝钗的心理特点,薛宝钗的性格简介(3)

当然,宝钗也绝想不到会听到惊天大秘密。

但是,依然有一个疑问,宝钗突然听到亭内有人说话,为什么要煞住脚往里细听呢?

这就要结合全书来看了。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探春提出改革,要把大观园进行承包以开源,得到了李纨、宝钗、平儿的响应。在如何承包上,关键点在于承包给合适的人。

这一个老祝妈是个妥当的,况他老头子和他儿子代代都是管打扫竹子,如今竟把这所有的竹子交与他。这一个老田妈本是种庄稼的,稻香村一带凡有菜蔬稻稗之类,虽是顽意儿,不必认真大治大耕,也须得他去,再一按时加些培植,岂不更好?

对人才的了解和合理运用,是管理者必备的技能。如果平时没有这方面的储备,要用人时就只能抓瞎。

那么,对人才的了解通过什么途径呢?高明的管理者,会用平时细致观察的方式,观其行,察其言,从而有个全面的了解。

所以,“细听”是宝钗的职业习惯。因此,她一听就听出了是红玉的声音,也知道红玉“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

只是,宝钗没想到,这次的“细听”,竟听到了不该听到的信息。前面为了回避宝玉与黛玉才不知不觉走到了这里,却谁知还是躲不过是非上身。

薛宝钗的心理特点,薛宝钗的性格简介(4)

按理说,真要闹开了,对宝钗并没有多大影响,反倒是红玉的私情败露,对红玉的影响很大。宝钗有什么必要“金蝉脱壳”呢?

这又要结合宝钗的个性特点来理解了。

作者对宝钗的性格定位是“随分从时”,同时通过贾母给了她“稳重和平”的评价。作为客居者,宝钗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在贾府应该持有的处世态度,即王熙凤所说的“一问摇头三不知”。这是宝钗非常可贵的地方,她是个优秀的管理者,但她从不对贾府的管理指手画脚,即使王熙凤问她也“一问摇头三不知”。这是做人最应该遵守的界限,作为客人,有什么权利插手主人的家务事?这也正是薛家能长居贾府的原因:懂得置身事外,不令人讨厌。

另外,宝钗在待人上的态度,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能包容就包容,能帮助就帮助。对于男女私情,她虽然不认同,但也不愿意棒打鸳鸯,让他们顺其自然的好。

所以,宝钗当时所想的是:“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

红玉“素昔眼家心大”,见私情败露,极有可能做出什么极端的行为来。事情闹大了,对谁都不好,不如装作什么都没听到。

这就好比很多职场剧里所演的,女员工总喜欢在洗手间议论领导,却不知道领导正好在某一个格子间里听到了。高明的领导会装作没听到,等说是非的员工走了再出来,只有那些要逞一时之威的领导,才会当场出来示威,让员工留下心理芥蒂,以后相处也很尴尬。

为了避免生事,宝钗必须迅速想出一条脱身之计,于是借口追随黛玉而来,巧妙地掩饰过去。

追随黛玉,确实是她在众姐妹面前所说的,“你们等着,我去闹了他来”,这是最合理也最不会认人疑心的借口。脂批在此大赞:“闺中弱女机变如此之便,如此之急。”意思是在如此情急的时候能迅速想出脱身法来,非常高明。

宝钗的脱身计有没有起到作用?作者用了“一击三鸣”法来写。

谁知红玉听了宝钗的话,便信以为真,让宝钗去远,便拉坠儿::"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坠儿听说,也半日不言语。红玉又道:"这可怎么样呢?"坠儿道:"便是听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红玉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二人正说着,只见文官,香菱,司棋、待书等上亭子来了。二人只得掩住这话,且和他们顽笑。

一鸣:通过红玉的口,体现了宝钗平时为人:“谁知红玉听了宝钗的话,便信以为真”——宝钗说话让人信服,脂批也说“宝钗身份实有这一句的”;“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宝钗是个能守住秘密的人。

二鸣:通过红玉的口,也体现了黛玉平时为人:“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黛玉倒不会刻意泄露秘密,但因为她“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很容易口不择言说露嘴。

三鸣:通过红玉和坠儿的不同反应,体现了红玉也和宝钗一样,具备对人体察入微的管理素养。所以,走出滴翠亭的红玉,马上就被王熙凤慧眼识珠了。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没给红玉造成任何的心理负担,也没造成任何对红玉不利的后果,说明宝钗的“金蝉脱壳”法用对了。

作者通过这一事件,重点表现宝钗既有“戏碟”之感性的一面,又有危急时刻机变的一面,而且是个能守住秘密的人。试想,以她管理者的素养,她掌握了大观园多少秘密?但从未拿出来说过,既不当八卦传是非,也没向王夫人王熙凤等当权者告密。所以,脂批说“明写宝钗非拘拘然一迂女夫子”,意即她不是墨守成规的儒家女子,她有着道家圆融的一面。

这便是作者写滴翠亭事件的作用,突出体现宝钗“无情”表象下“动人”的内在特点,同时侧写了黛玉和红玉这两个正在私情中的女孩,她们的秘密被宝钗尽收眼底。

明察秋毫但守口如瓶,这是管理者应具备的素养,也是“山中高士”的君子之风,蘅芜君薛宝钗是也。

相关阅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