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作为中国最广为人知的时代之一,历来多有人对其中的人物又爱又恨,而若要说到诸侯争霸中的佼佼者曹操,那更是厌恶他的人很多,爱他的人却也不见得少。
而与后世过于变态地在婚恋中追求女性贞洁不同,三国时期再嫁再娶都很正常,曹操一生更是钟爱人妻美妾,他自己纳的妾也有14位之多,因此他的子嗣也很多。
曹操一辈子四处征战,但仍生育了25个儿子和7个女儿,在众多儿女中,也并非个个都能让这位能文能武的父亲满意喜爱,甚至有些在史书上一笔带过,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那么哪些儿子能够荣登曹操最满意的儿子排行榜的前五名,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第五名:魏文帝曹丕对于曹丕的印象,也许大多数人还停留在七步诗上。
说曹丕当上了皇帝,却仍然对曹植暗自忌惮,想要永除后患,于是让曹植在七步内写出一首诗来,否则就要处死他。而曹植借用豆角和豆萁的比喻质问曹丕“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羞愧难当,放过了曹植。
不过,据后来学者考证,七步诗的故事实在是子虚乌有,但也好像证明了曹丕在大众眼里的形象总是阴沉算计的。
真正的曹丕却是个钟爱葡萄,也会在朋友的葬礼上因为朋友喜欢驴,而学驴叫得有趣的人。
也许在争夺继承人之位时曹丕确实展露出了自己拉拢算计的手腕,但多个对自己的亲弟弟痛下*手的风闻,真实性都很低,这也许与曹丕推翻汉室自立的行为,在古人眼中实在不光彩,因此对他也多有微词吧。
曹丕也同样是一个大文学家。《魏书》记载,曹丕八岁时便能写文章,有逸才,古今经传和诸子百家的学说都融会贯通。
如今提起曹魏时期的文学,会说起“建安七子”的文学成就,但“建安七子”的由来,正是根据曹丕在《典论》中提出的标准来评判的,《典论·论文》也是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著作,是文学批评的鼻祖。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写道:“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足以见他对著文的深刻见地。
而能够写出《典论·论文》这种理论经典的曹丕,自己在写作的成就上也并不低,后世将他与曹操、曹植一起共称“三曹”也绝不是凑数用的,曹丕的《燕歌行》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七言诗,同样得到了后世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