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为武将出身,对这个神勇的儿子也是疼爱有加,因为曹彰的胡须是黄色,更是亲昵地称呼他为“黄须儿”。
只可惜黄初四年,曹彰到洛阳朝见时感染了重疾,由于此病来势汹汹,而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病逝于自己的府邸,当时的他也才三十五岁,令人惋惜。
第三名:陈思王曹植要说曹操的儿子里谁的名气最大,除了称象的曹冲,也许就要数才华横溢的曹植了。
十岁便能够熟读《诗经》和《论语》,对于两汉时期的词赋更是倒背如流,而《洛神赋》《白马篇》等更是使他的名声登峰造极。
曹操出征时,他写《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表达了将士们英勇*敌的无畏气概,深得曹操的喜爱。
东晋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谢灵运曾对他做出过一个著名的评价:如果天下的才华一共一石,那么曹植的才华独占八斗,他自己占一斗,而剩下的其他人共占一斗,这就是著名的才高八斗的由来。
更重要的是,曹植的性格洒脱,坦率自然,深得曹操的喜爱。
曾有一次曹操读了他写的文章,感到十分惊艳,便问曹植是不是找别人代写的。曹植便说,我话说出口就是文章,只要当面考我您就能知道了,何必请他人代写呢?
对于曹操的提问和考验,曹植也是才思敏捷,对答如流,曹操也有意让曹植来成为他的接班人。
不过,作为诗仙李白的偶像,曹植的生活作风可以说十分潇洒不羁,他既不讲究衣食住行要多么华贵富丽,也不甚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庄重得体。
不过,这既是曹操喜爱他的优点,也同样是他的缺点。
比起一个政治家,曹植更像一个天生的诗人,在写文章作词赋这些事情上,他好像不需要苦读书,灵感便像汪洋大海一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信手拈来就是经典。
他与朋友们肆无忌惮地宴饮,往往乘兴而来,兴尽而归,饮酒毫无节制,这造就了诗人曹植,却也葬送了曹植的政治生涯。
因为无度饮酒,曹植曾经违背曹操的法令,驾着皇家马车夜闯王宫的司马门,在只有皇家能够行驶的道上纵情奔驰,一直游乐到了金门。
而后,曹操在同年十月立曹丕为世子,曹植的政治生涯遭受了严重的打击,陷入到了浓重愁苦中去。
世子之争的失利也让曹植更加借酒消愁,建安二十四年时,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下令让曹植带兵驰援,然而那时的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差点延误了战机。
这也让曹操在政治上对他更加地失望。
在被迫前往自己封地,远离政治中心之后,曹植心中的哀愁也越发浓重,是以曹植在洛水之畔,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借用爱情的破灭预示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