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撞彩蛋
在节庆期间,各家各户精选出鸡蛋,煮熟之后用各种颜料上色。其中大部分以代表着红红火火的好兆头的红色为主。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小孩们会将彩蛋挂在身上,在外出游玩时,碰见相同挂彩蛋的伙伴,便可以玩起“撞彩蛋”的游戏,将两只鸡蛋对碰,没有裂痕的一方则为胜。在民间,成功撞破彩蛋的人寓意着撞到好彩头。
5.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手工做成的彩球,制作精巧。以球形最为常见,也有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
最初用于人们在茶余饭后相互抛接娱乐身心,后渐渐演变成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之物,如今绣球不仅代表爱情,也是壮乡人表达友谊和祝福的吉祥物,是壮族文化的标志物之一。
6.跳竹竿舞
跳竹竿是壮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同样也是黎族、苗族、佤族、傣族、景颇族和台湾高山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喜爱的群众体育活动,已有上千年历史。跳竹竿源于生产生活,动作简单易学,男女老幼均可参与。跳竹竿时,人们在规律而有节奏的碰击声、呐喊声、欢呼声、笑声中和旋律活拨轻快的音乐伴奏下,通过运动来宣泄情绪,愉悦身心,获得美的享受,同时还可强健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