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壮族“三月三”承传中原上巳节祭祀驱邪、求爱求子的文化意蕴,又在文化形式上形成了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呈现出传承性、稳定性、多样性、活态性的文化特质。壮族“三月三”既是集信仰文化与娱乐文化于一体的民族节日,更是促进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文化交流纽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文化传统功用,同时,伴随着社会变迁,还在持续变异,并产生新的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振鹏.壮族“三月三”的起源、功能、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37(06):80-89.2021.06.009.
[2]奚尧. 民俗传播视角下壮族传统节日集体记忆的建构[D].暨南大学,2019.001191.
[3]周开敏.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跳竹竿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来源:崇左市壮族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