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图片大全,三月三美图100张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0 11:56:17

▲丽人行图(北宋 李公麟),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朝已降,由于强调礼教的理学兴起,风气开放的“三月三”上巳风俗逐渐不被接纳,加之“三月三”与清明节、寒食节的时间节点相近而走向融合,上巳节俗在中原地区日渐式微。

02

“三月三”:多民族众声合唱的欢歌

与中原地区上巳节俗日渐式微不同的是,南方少数民族由于地处边远,上巳节的许多文化风俗与活动事象得以保存、延续,上巳“三月三”由是发展成为南方众多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布依族、侗族、黎族、仡佬族、瑶族、畲族、仫佬族等最具代表性,产生了“壮族三月三”“畲族三月三”“黎族三月三”“布依族三月三”“报京三月三”等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三月三图片大全,三月三美图100张(5)

▲4月17日,孩子们在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表演民族歌舞。(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壮族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歌节”,是壮族祭祀祖先、倚歌择偶的重要节日。节日期间,青年男女相互对歌,并通过对歌寻觅心上人,因此“壮族三月三”也是一个表达爱情、寻求爱情的社会性活动。这种传统古已有之,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对这种活动有所描述:“上巳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駞(駞,即绣球,壮族传统工艺品)。男女目成,则女受駞而男婚已定。”

“壮族三月三”也是祭祖敬神、祈求丰收的日子。人们不仅祭拜始祖,还祭祀真武大帝、神农,有的乡屯还祭祀村寨共同的神灵“布苏”。祭祀之后,会开展一系列文体娱乐活动,如对歌、碰蛋、唱戏等。

2014年,“壮族三月三”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广西法定节假日,扩大了广西各族人民参与节日活动的机会和范围,也使得“壮族三月三”被国内外更多的人了解,成为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

三月三图片大全,三月三美图100张(6)

▲4月17日,一名老师在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为孩子们讲解铜鼓图案。(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畲族三月三”,又称“乌饭节”,有“三月三,吃乌饭”的传统习俗。节日期间,家家户户用乌稔树叶汁液泡糯米、蒸乌饭,并互赠,据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唐代民族英雄雷万兴,也含有祝祷丰年之意。

“畲族三月三”,对歌是不可或缺的。有“落寮盘歌”“山哈歌会”,对歌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巫歌、讲古歌、史歌,也有情歌和习俗歌。人们或在田间地头,或于竹林深处,以歌为媒、传情达意,将节日的村庄变成歌的海洋。

“畲族三月三”也是人们缅怀祖先、祈求福祉、准备春耕的时节。“畲族三月三”是活态传承的民族文化,进入新时代,其节庆活动也由祭祖祈福向着娱乐性、文化性方向转化。

三月三图片大全,三月三美图100张(7)

▲2018年,首届厝斗村畲族文化节开幕式现场,身着特色民族服饰的舞者随乐而动。(新华网发 林楷煜 摄)

“黎族三月三”,黎语称为“孚念孚”,是海南黎族、苗族同胞祭祀祖先、祝福新生、歌颂爱情的吉祥节日,以昌江黎族自治县和东方市为盛。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携米酒、竹筒饭,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祭拜祖先。之后,人们或是载歌载舞,或是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趣味体育活动,热闹非凡。1988年海南建省后,“三月三”节庆文化活动更多地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如与“椰子节”“香蕉节”融合在一起,使传统节日增加了促进商贸交流的功能,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月三图片大全,三月三美图100张(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