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通俗的解释,别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么回答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7 12:48:20


史学家钱穆说:“中国读书人应有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别人读《论语》。

这不仅因为《论语》是一部圣人语录,更因为在《论语》的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成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通俗的解释,别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么回答(1)

王超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成熟之人,知世故而不世故,善责己而不责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淡然处之。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从这5个细节开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通俗的解释,别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么回答(2)

不盲从:理性成就自我

《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世间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大可不必把自己活成别人的复制品,要知道,“和而不同”才是最好的交际姿态。

《笑林广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司徒崔烈听闻贤士鲍坚很有才华,便设宴邀请他来做客,想劝对方为朝廷效力。

鲍坚得知消息后很紧张,他担心自己在拜见崔烈时出错,所以就向身边的朋友请教。

朋友们告诉他:“这有何难?你只要按照司仪所说去做就行了。”

鲍坚牢牢记住了朋友的话,结果却闹出了笑话。

当鲍坚拜见崔烈时,司仪官说“可拜”,他也跟着说“可拜”;司仪官说“就位”,他也跟着说“就位”。

宴席期间,有个人穿着鞋上榻,快要离席的时候,却找不到自己的鞋子了。司仪官好心提醒道:“鞋在脚上”,鲍坚连忙跟着说:“鞋在脚上”。结果闹得哄堂大笑,他也因此失去了入仕的机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通俗的解释,别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么回答(3)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道:“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因袭的人。”

庸俗之人,以盲从奢求施舍;脱俗之人,以理性成就自我。

和,是一种修养;不同,是一种能力。只有做到“和而不同”,不跟风,懂取舍,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活出真实的自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通俗的解释,别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么回答(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