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人生轨迹图,孙悟空的人生轨迹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20 16:26:09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开禧三年(1207)九月初十,六十八岁的他高呼“*贼!*贼”而抱憾而亡。真所谓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四、后记

纵观辛弃疾的一生,与李清照、陆游等第一批南渡之人不同,在南宋朝廷看来,他这类人一开始便存在着身份上的“瑕疵”。尽管他一生矢志不移,立志北伐。但“归正人”的身份却注定了不过是江南的游子,客居他乡倍受排挤,“却将万字平戎策,换作东家种树书!”

在《美芹十论》中《防微》篇的结尾,他无不悲戚的说道:“今臣之论归正归明军民,诚恐不悦臣之说者以臣为姑妻也。”辛弃疾希望通过告诫南宋政府认识到安抚“归正人”以杜绝其通敌的重要性,但同时想到自己也被认作是“归正人” 长期得不到重用不禁悲从中来。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人生轨迹图,孙悟空的人生轨迹图(13)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开禧北伐失败后,宋廷签订了苛刻的和议来保持自身的苟安,同时国内军备松弛,政治腐败,党争不断,诸多不利因素致使南宋不得不谨守和约,拒纳“归正人”。“淮南流民避乱渡江,诸城悉闭”,大量的难民聚集于南宋的边境,家园不得返,南境不得入,怨恨之心遂生,尽管由于宣宗错误的发动南侵的战争,宋廷解除了拒纳的禁令,但此时归宋的“归正人”已经全无绍兴、 乾道时那般忠义了。

辛弃疾人生轨迹图,孙悟空的人生轨迹图(14)

开禧北伐

宋理宗时期,以李全、张林为代表的“归正人”叛宋,直接导致了南宋的国防危机,而这些与南宋多年来对“归正人”的政策处置失当有着直接的关系。

参考资料:

《宋史》

《金史》

《宋会要辑稿》

,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