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城里聚集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有使不完的力气,对未来充满憧憬。
祥子就是这群人中最典型的一个。
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却在生活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祥子的结局,除了时代的裹挟外,主要还在于他自己的选择。
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确实如此。人一辈子,紧要处就几步,选对了乘风而起;选错了,可能满盘皆输。
这是我再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时,悟出的另一个道理。
那么,普通人处在人生的关键路口时,该如何来做选择?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见识
选择里藏着一个人的见识,缺乏见识,可能就没法做出真正正确的选择。
失去父母和几亩薄田的青年农民祥子,18岁离开乡村,来到城市讨生活。
带着乡间小伙的勤劳踏实,凡是靠卖苦力吃饭的活,他几乎都做过。
发现拉车能挣钱后,祥子看准机会,决定以此谋生。
他省吃俭用,拼命拉车,3年才攒下100块钱,买了一辆洋车,凭勤快成了高等车夫,独立劳动者。
他想要的简单生活指日可待,祥子越想越高兴,越高兴越努力,胆子也越来越大。
过了半年,北京城戒严,别的车夫都不敢出门,祥子很自信,为2元钱的车费,跑了趟清华大学,被逃兵连人带车一起掳走了。
在逃亡过程中,祥子丢了心爱的车,3年的血汗钱化为乌有,只牵回3头骆驼,便宜卖了,回到北平继续省吃俭用,努力拉车攒钱。
祥子有了逆袭的机会,却因缺乏见识,不该出手时出手,该出手时不出手,使自己置于困境,令人唏嘘。
忽然想起一个故事,颇有深意。
一个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人,日子过得很艰难,有个富人想帮他,送给他一头牛,开荒种地。
因为没钱买草料,那人就把牛卖了,买成羊,让大羊生小羊,结果小羊还没生下来,他就忍不住吃了一只又一只。
最后,他把剩下的羊卖了,换成鸡,让鸡生蛋,结果又与之前一样,蛋还没生下来,他就把鸡*了吃肉,剩一只鸡时,换了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
春天来了,富人兴致勃勃地送种子来,发现那人正就着咸菜喝酒,富人转身走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在一次次选择中拉开的。
见识决定了选择,每一个小小的选择,都像一场“蝴蝶效应”,一个微小的改变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最后带来人生的巨变。
正如《见识》的作者吴军所说:“你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多点见识,你的人生才能多一些可能性和选择。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