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林语堂说:
“幸福,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三是听爱人对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我们终其一生要追求的,也不过是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可总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总觉得外界的热闹更重要,觉得酒肉朋友更要紧,忽略了身边最需要关爱的人。
我们都会遭遇坎坷,当你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时,外界的一切苦难都可以克服,所有的难题也都能解决,因为你拥有无穷的力量。
生离死别,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命运
福贵之后的生活,虽然贫困,但有一双儿女,还有贤惠的家珍,也算是幸福了。
可是,命运总是不讲道理,非要把所有苦难都砸向福贵。
儿子有庆长到13岁,因为给县长的难产妻子献血,竟然被抽血抽到死去;
女儿凤霞好不容易嫁给了一个合适的人,却又因为难产而亡;
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症,缠绵病榻多年,最终安静离开;
偏头女婿二喜一直都善良能干,却因为一场意外离开人世;
就连最小的外孙苦根,本和福贵相依为命,却因为太饿吃了太多豆子,撑死了。
本来热热闹闹的一家人,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个。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有庆死的时候,福贵决意要大闹一场,他一定让人赔上一条命,可没想到县长就是之前战场上的春生。
看见春生,他气消了一半,不忍心让春生赔上那条命。
凤霞难产,二喜干活时遭受意外,这些都是福贵无法阻止无法改变的事。
唯一让他后悔不已的是外孙的死。
苦根跟着他,一直吃不饱饭。那次苦根发烧生病,福贵心疼,就摘了新鲜的豆子煮给苦根吃。
没想到,一盆普通的豆子对苦根来说是人间美味,他能吃撑到死。
生离死别,是我们谁都无法控制的事,也是世间常态。
人活着的必修课之一,就是要学会接受离别。
身边的亲人、朋友,都不可能一直陪着我们,早晚都要面临分别的那一天。
活着的本质,就是活着本身
在《活着》这本书里,福贵经历了太多坎坷和磨难。
有些是他自己的错,有些他根本无力掌控。
在身边的家人全都离他而去时,他依然坚强地活了下来。
他和一头老黄牛作伴,依旧在田地上耕种,每日迎着阳光和晚霞,活得简单又真实。
余华用这样一部让人心痛的作品,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他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任何时候,不要因为外界的事,随意糟蹋生命。
生命才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只有一次,再无重来。
我们活着,即是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