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据记载是一名叫做李春的工匠所造,可是民间对于赵州桥谁人所造有各种说法,一般认为是鲁班所造,或者是鲁班化身为李春所造。到底真相如何呢?
鲁班造桥传说据民间传说,赵州桥是鲁班修造。北方秧歌剧《小放牛》中这样唱道赵州桥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是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一秧歌来源于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赵州桥建成后,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看到鲁班建桥速度惊人,便想来检验一番,于是他倒骑着毛驴,带着柴荣,也兴冲冲地去赶热闹。他们来到桥头,正巧碰上鲁班,于是他们便问道:这座大桥是否经得起他俩走。鲁班心想:这座桥大车都能过,两个人算什么,于是就请他俩上桥。
谁知,张果老带着装有太阳、月亮的褡裢,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小车,所以他们上桥后,桥身被压得晃动不已鲁班一见不好,急忙跳进水中,用手使劲托住大桥东侧。因为鲁班使劲太大大桥东拱圈下便留下了他的手印;桥上也因此留下了驴蹄印、车道沟、柴荣跌倒时留下的一个膝印和张果老斗笠掉在桥上时打出的圆坑。
鲁班报答救命之恩还要一种说法是,赵州桥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曾经在战乱的时候帮助过鲁班爷,让鲁班爷死里逃生,之后鲁班爷得道成仙,一直感念这一带百姓,看到他们生活非常不便利于是就化身为李春,建造了千年不倒的赵州桥,造福一方百姓。
李春造桥李春是隋代的一位普通工匠,由于距离现代久远,缺乏记载,他的生平、籍贯及生卒年月已无法得知。我们仅能根据唐代中书令张嘉贞为赵州桥所写的“铭文”中“赵郡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得知是李春建造了这座巧夺天工的石桥。
当时,隋朝统一中国后,结束了长期以来南北分裂、兵荒马乱的同面隋帝致力于恢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当时的赵县是南北交通必经之路,从这里北上可抵重镇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南下可达京都洛阳,交通十分繁忙。可是城外的河阻断了这一交通要道,从而影响了人们来往,每当洪水季节甚至不能通行。为此,隋大业元年,皇帝下令在蛟河上建设一座石桥。李春率领其他工匠一起来到这里,对河及两岸地质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认真总结了前人的建桥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独具匠心的设方案。人们按照设计方案精心施工,很快就出色地完成了建桥任务,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
赵州桥历经千百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巍立,展现着中国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