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感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感悟20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31 14:45:46

作者:彭忠富

最早知道鲁迅先生,是语文课本中的《三味书屋》。印象最深的是鲁迅书桌上的那个“早”字。说鲁迅在父亲生病期间,成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一边上学一边帮助母亲料理家务。学习这篇课文时,想到鲁迅生活的窘迫,求学的艰难,不免会有些许同情。一些少不更事的孩子,也默默地在课桌上刻写一个“早”字,结果被老师一顿训斥。可见学习也有诸多层次,最难的就是学其精神,而非简单的照猫画虎,糊弄自己。

后来读到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才发现鲁迅的少年时期也并非毫无亮色。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以及泥墙根一带的油蛉、蟋蟀和美女蛇的传说,诸如此类的东西让百草园成为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至于三味书屋,虽然私塾教育相当的枯燥无趣,但师生们一起摇头晃脑读书的情景却非常可爱,寿镜吾先生的严厉也给鲁迅打下了较好的古文功底。这篇散文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流畅,清新活泼。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心理。

人们最为熟知的还是鲁迅那些针砭时弊的杂文,譬如《拿来主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它们是极具威慑的匕首投枪,或以此说彼,或借古讽今,或故隐其辞,至今读来仍然振聋发聩。事实上,鲁迅散文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或者追忆儿时往事,或者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批判反思,譬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秋夜》等名篇,有着相当的知名度。

《鲁迅散文精选:白衣胜雪》既收录了鲁迅先生最具批判性的作品《彷徨》《呐喊》,又有充满回忆与温情的作品《朝花夕拾》和《故事新编》,让我们在领受鲁迅先生辛辣讽刺的同时,又可以领略他对人生的领悟。从《朝花夕拾》到《呐喊》,比较完整地展现了鲁迅先生思想成长的脉络,让读者可以越来越深入地了解人性的病痛和鲁迅先生的感怀。

鲁迅的散文有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譬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谈到不知道该怎样来叙述长妈妈这个保姆的一生,不知道她的姓名,不记得她的经历,只知道长妈妈“青年守寡”,劳苦一世,榨干了最后一滴血,就默然地“辞了这人世”。只记得长妈妈懂许多规矩和道理,给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讲太平军靠女人退兵的故事,把他带入那神奇的世界。别人不肯做的,或不能做的事,长妈妈都能够做成功,这让年幼的鲁迅油然而生敬意。

阿长是鲁迅童年生活中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和勤劳融于一身,是底层劳动妇女的生动写照,曾几次被鲁迅写入作品中。当我们反复品味鲁迅的系列散文,就会发现要想写好散文也不难,我们不妨从关注自身生活和身边人的命运开始,说真话,写真事,诉真情,多领悟,必能有所得。(彭忠富)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