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的雪天,排队登顶的游人。摄影/罗斌
而巨大的丹江口水库,其实就紧挨着武当山,有趣的是,这项浩大水利工程的终点,恰好又是北京城。如今,从丹江口水库奔来的清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5%,更是占天津城区供水的99%、覆盖河南11个省辖市、以及河北省130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也许从未到过武当山与丹江口,但他们却无时不在接受着它们的恩惠与滋养。
丹江口大坝。摄影/姜轲
而修建如此巨大的水利工程,并非没有代价。几十年间,数十万祖祖辈辈生活在汉江边的居民,不得不为此移民,只此一条,十堰就是共和国毋庸置疑的功臣之城。当然,水利工程也在十堰、河南淅川之间造就了烟波浩渺的“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这片巨大的水体,与武当壮阔的山势与厚重的人文景观相互呼应,再加上曲折绵长的环湖公路,成就了一方震撼人心的绝世美景。
总之,山与水与首都北京的隐秘相连,像是十堰这座城市不凡的一个印证。也为其在这个国家中的重要性,增添了不小的分量。
十堰郧阳大桥下的水系清洁工。摄影/仵姜
兼容并包的
“仙气”之城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大批建设者涌入十堰,开始了工厂与城市的建设。一座新城在短短十几年内拔地而起,现代的十堰市区就此诞生。
而这座当初出于备战的考量才选址在大山里的新城,在脱离了国际政治局势的大背景后,显现出了许多其他自然形成的城市并不具备的特色,其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山形与城市紧密相依,楼宇与山峰鳞次栉比,终日云雾缭绕,仙气飘飘,且夏季极其凉爽,空气质量极好。市区之中,就有像牛头山公园这样的森林公园,可供市民爬山、游赏。
十堰,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水的“山水之城”。摄影/刘昆
而这座工业移民城市中的市民,绝大部分是汽车厂的职工及其家属、后代,他们之中,不乏相当比例的高级技术人员。所以,十堰人的高素质在整个湖北是出了名的,直到如今,十堰城中仍是人人讲普通话,且城市治安极好,服务业成熟而完备,社区氛围和谐而融洽。
当然,把城市建在山中亦有其缺点,那就是用地紧张、城市扩张受限。所以,十堰的城市中心,这些年来逐渐开始向着周围的古老县市兼并。譬如位于汉江上的、古老的郧阳,如今即变成了十堰的一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