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真非常赏识李白这样的青年才俊。就将他推荐给玄宗做了翰林待诏,终于圆了他的仕途梦想。
他为终南山写了一首特别出名的诗:“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另一位名人就不太光彩了,但是他却留下“终南捷径”的典故。
这个文人叫卢藏用。其实他也是一个饱学之人。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号称多能之士。
在唐朝,他考中进士后,先是隐居在终南山,目的是结交官场中人,他把终南山作为了帝都长安的跳板。等待朝廷征召。
后来,因为唐高宗经常驾临东都洛阳,他又在靠近洛阳的少室山,找了一个隐居的地方,天子的车驾往返于长安、洛阳,卢藏用就随之奔波于终南山和少室山,得了个“随驾隐士”的称号。
在武则天的时候,他终于得到了重用,成功当上左拾遗,大概就是现在监察部门的官职,后来又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这个人非常灵活,后来看太平公主权势大,又依附了太平公主,因为他比较有才华,而且长相也不错,就做了太平公主的男宠,后来太平公主政变失败,他也最终落了个流放岭南的下场,晚节不保。
而另一位也是非常出名的,就是唐朝著名的田园诗人代表王维。
他寄居终南山更多的是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他一生隐居了4个地方,而第一次,最后一次都在终南山。
早在唐玄宗统治早期,他就在南山有一段生活经历,而当时他和其他的隐逸名士一样,把隐居作为一种跳板,而并不是真正的隐居。当时张九龄为宰相,张本身也是诗人,在他的身边当然围了很多有才华的人士。
后来张九龄被罢相后,王维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朝中奸臣李林甫当权,王唯升迁无望,政治上难以施展抱负,开始萌生了退隐之心,他最后的选择依然是秀丽的终南山。
他为终南山留下太多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传诵千年。
王唯认真对待自己隐居生活,把隐居生活变成了艺术,又把艺术融入了隐居生活。
终南山因为道教而出名,又因为众多的隐逸名士为它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终南山活成了唐朝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据统计,唐代有600多首诗歌是关于终南山的。而且这些诗歌题材内容广泛,涉及自然山水,道教,佛教,人文建筑,道路,交通,科技文化等方面。以后如此的盛况在之后的朝代再也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