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为什么还不吞并枣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03 12:30:00

明朝

上图为公元1582年明朝时期。​此时今襄阳市境内存在上图七县,分属襄阳府和郧阳府。此时的县级行政机构分布与今天已大致相同。

保康县,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析房县东部置,即今保康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其建制之初属今十堰地区的行政机构管辖,进入现代后方归属襄阳一带管辖。

在这一带,清朝延续了明朝的行政区划,故不累述。

襄阳为什么还不吞并枣阳,(9)

民国初期

上图为公元1914年民国初期。

民国初实行的省道县三级制,此时今襄阳地区均属襄阳道管辖,1927年废。这段时期应该是襄阳作为地级行政机构,辖区范围最大的时候。

襄阳为什么还不吞并枣阳,(10)

建国初

上图为公元1953年建国初期。

1949年解放之初,置襄阳专区,辖襄阳、枣阳、南漳、光化、谷城、洪山、宜城、保康等县,专员公署驻襄阳县(今市)。后隔壁的郧阳专区撤销并入,到了1953年底便是上图的行政区划。

1965年复置郧阳专区,将原辖区划走。1970年改为襄阳地区。而襄樊市(今襄阳市)则是在1979年先一步升为地级市,此时襄阳地区尚存。

襄阳为什么还不吞并枣阳,(11)

当代

随着1983年撤销襄阳地区并入襄樊市,2010年襄樊市改名襄阳市,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

纵观襄阳市地区行政区划史。宜城市的县级行政建制最为悠久,从秦朝的鄢县延续至今,但中间存在中断。没有中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则是西汉建制的襄阳县。

老河口市的前身光化县和枣阳市的前身枣阳县也都曾经当过地级行政单位的治所,不过都不长久,没延续下来。

最后再说说保康县,是最后一个加入襄阳的县域。建制之初是归属十堰市的前身郧阳府,建国以后归襄阳专区,延续至今。

笔者已完结川、粤、桂、闽、赣、湘、贵、浙行政区划史,关注可查阅更多。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