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朗诵及讲解全文,爱莲说朗诵及讲解全文动漫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4 06:17:33

爱莲说朗诵及讲解全文,爱莲说朗诵及讲解全文动漫(37)

爱莲说朗诵及讲解全文,爱莲说朗诵及讲解全文动漫(38)

爱莲说朗诵及讲解全文,爱莲说朗诵及讲解全文动漫(39)

【同步练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淤泥(  )  濯(  )  案牍(  )  

亵玩(  )  鲜有闻(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

(2)惟吾德馨(    )

(3)往来无白丁(    )

(4)无案牍之劳形(    )

(5)濯清涟而不妖(    )

(6)不可亵玩(    )

(7)宜乎众矣  (    )

(8)亭亭净植  (    )

3.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何陋之有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 徐喷以烟

6.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有仙则名 B.不蔓不枝

C.苔痕上阶绿 D.无丝竹之乱耳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考试链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灵(   )

(2)鸿儒( )

(3)调( )

(4)劳形(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0.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11.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12.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请仿照(1)句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为(2)句在括号内作批注。

(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2)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

(二)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蕃(    )

(2)濯(    )

(3)蔓(    )

(4)益(    )

(5)植(    )

(6)鲜(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5.用原文回答。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______。

16.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用“莲花”比喻“君子”____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_____,____”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17.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参考答案

1.yū zhuó dú xiè xiǎn

2.(1)出名,有名

(2)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3)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4)指官府文书

(5)过分艳丽

(6)靠近玩弄

(7)应当

(8)耸立的样子

3.A

4.D(解析:例句中的“之”为“结构助词,的”;A、B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中的“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5.C(解析:C中的“则”都是“就”;A中的“是”分别是“表判断”“这样”;B中的“之”分别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到,往”;D中的“以”分别是“来,用来”“用”。)

6.D(解析:D中的“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余是名词用作动词。)

7.A

8.(1)灵验 (2)博学的人 (3)调弄 (4)劳神伤身

9.(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0.(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惟吾德馨

11.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较,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12.示例一:反问句式,突出主旨。

示例二:引用孔子的言论,强调陋室不陋。

示例三:把“陋”放在“有”前,强调陋室不陋。

13.(1)多 (2)洗 (3)生藤蔓 (4)更加 (5)竖立 (6)少

14.(1)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有传闻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5.(1)出淤泥而不染

(2)香远益清

(3)莲,花之君子者也

16.不追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上一页678910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