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式腌芥菜疙瘩,老式芥菜疙瘩的腌制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6 22:54:57

走到半路肚子饿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取下身上背的干粮袋,掏出干馍吃上两嘴,啃一块芥疙瘩,喝两口自带的凉白开,便是路途上一顿果腹的简单餐饭。

芥疙瘩除了囫囵个或者切块腌制外,还有一个经典吃法就是腌成芥菜丝儿,其风味独特,清脆爽口,吃起来有一股子浓烈的芥辣味儿,刺鼻冲劲儿大,且可清内热、开胃口。

乡间制作芥菜丝儿多是手工切丝儿,也有图省事用擦子擦的,不过口感不如手工切的好。

手工切丝儿的好处在于能够减少芥菜丝儿中水分的流失,丝儿切得越细,越能保留清脆口感。

河南老式腌芥菜疙瘩,老式芥菜疙瘩的腌制方法(5)

将芥疙瘩洗净择须后,一刀刀削去外面的皮,削掉的芥疙瘩皮也能吃,稍加烹调,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小菜。

切丝儿时,先将芥疙瘩纵向两刀切成四块,再放倒切成薄片,最后切成细丝。芥疙瘩质地坚硬,费力难切,切时能够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很能考验村妇们的刀工手法。

不过,芥疙瘩很能切出菜,一个芥疙瘩能切两大捧芥菜丝儿。

切好的芥菜丝儿,撒上盐、花椒、辣椒、姜丝搅拌均匀,以便充分入味,将锅置放炉上烧上半锅水,放入盐、花椒、八角、茴香等大料熬煮,煮好后倒入腌菜坛中。

待坛中大料水完全放凉,用筷子将芥菜丝儿夹到坛里,使劲摁平,使芥菜丝儿全部浸泡在料汤之中,也可随着芥菜丝儿放入一些花生米,最后盖上坛盖,密封坛口,腌制三天即可。

腌好开坛时,会有刺激的芥辣味儿钻进鼻孔,让人忍不住想打喷嚏,可谓是“开坛满眼泪、闻香涎水滴”。

不过,人们爱的就是这个味儿,好的就是这一口,不窜鼻的芥菜丝儿反而是不地道,没腌成。

一坛的芥菜丝儿是一家老小的主菜,即开即食,随吃随取。

每次用筷子从缸中夹取芥菜丝儿时,筷子上不能沾油,不然容易腐烂坏掉;也不能频繁开坛,否则芥辣味儿容易跑掉。

原汁原味的芥菜丝儿保持了新鲜芥疙瘩的嫩白透亮,看上去洁白如玉、纤细若发,吃起来口感清脆、淡香扑鼻、蹿味十足。

河南老式腌芥菜疙瘩,老式芥菜疙瘩的腌制方法(6)

讲究一些的人家,将芥菜丝儿装盘后,还要淋上香油浇上醋,再切点香菜、葱花、辣椒圈或者红萝卜丝儿拌匀,其味酸辣鲜香,口感独特,诱人食欲;其色红白相间,清新淡雅,赏心悦目;夹一筷头放入嘴里,清脆的口感中不乏筋道,特有的芥辣味儿满鼻子蹿,开胃解腻,醒神过瘾,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芥菜下酒

农人们的独有乐趣

用芥菜丝儿当下酒小菜,是不少庄稼人的嗜好,也是一大美事乐事。

旧日乡间,物资匮乏,缺吃少穿,没有纯粮酿制的好酒,更多的是用红薯干酿造的“土酒”,下酒菜更是简单,一碟花生米,一盘芥菜丝儿,也能喝得酣畅淋漓。

阴雨绵绵,闲暇无事,三五农人,围坐一起,喝个小酒,喷喷闲空儿,日子虽然单调乏味,倒也是苦中作乐的排遣。

河南老式腌芥菜疙瘩,老式芥菜疙瘩的腌制方法(7)

说话说到兴奋时,仰脖喝下一口烈酒,夹上一筷头芥菜丝儿快意咀嚼,酒的辣香配上芥菜丝儿的冲鼻刺激,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失为一种难得的消遣和享受。

其实,自古以来,风味独特的芥菜丝儿都是河南的一道经典小菜,与芥菜丝儿有关的逸闻趣事更是遍布民间,广为流传。

据民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曾在嵩山少林寺避难,期间吃了用当地优质圆叶芥疙瘩做成的芥菜丝儿后,食欲大开,赞不绝口。

一代女皇武则天游历嵩山时,染上了风寒,有乡民献上当地特产芥菜丝儿让其食用,武则天吃了此菜病情大为好转,赞叹不已,遂将芥菜丝儿封为“御菜”,流传至今。

河南老式腌芥菜疙瘩,老式芥菜疙瘩的腌制方法(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