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月落乌堤
01
草根带出来的“风口”
比如顺风而呼,其势激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
2014年3月26日,北京,初春刚过。
一个1991年出生的年轻人,连同4个校友,提出“以共享经济 智能硬件,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经营理念,创立ofo共享单车项目,起先他们通过定制,将自行车通过车身号、机械锁绑定APP的方式,提供密码解锁用车的方式,在北京大学推出这一项目。这个项目的创始人叫戴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
2015年1月27日,做媒体出生的胡玮炜和运营大牛王晓峰,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名为“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他们虽然有“让自行车回归生活”的美好愿景,但是还并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自行车回归生活,彼时的ofo已经在北京的校园里运营一段时间了,他们决定以“共享”的名义让自行车回归生活,但是选择了和ofo完全不一样的方式,ofo的校园气息,注定商用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摩拜则直接从商用开始。
2015年3月17日,戴威及他的项目,已经获得了天使轮投资,投资金额未向外界披露。
由此,共享单车这个风口,在资本的追逐下,似乎飞起来了,刚从“千团大战”的喧嚣中沉寂下来的中国互联网江湖,又进入了一段新的血雨腥风的战争,只是这次战争,从团购变成了共享单车。
太阳底下无新事,在这个风口中狂奔的,依旧是熟悉的面孔和相似的套路。
2015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摩拜正式运营,他们选择了在大都市上海投放第一批车辆,摩拜商业化运营开始。2016年8月15日晚上,苏b牌照的货车把数百辆摩拜放在了中关村附近,摩拜打入ofo大本营——北京。
2015年6月6日,首批完全定制化标准化的2000台ofo共享单车正式在北京大学校园投入使用。不同于以往的车辆,这次投放意味着ofo试水全新的商业化运营模式。2015年8月6日,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戴威出任法定代表人, 2016年10月10日,戴威宣布ofo将走出校园,翌日,在北京及上海试运营。2016年11月17日,ofo正式进入城市公共交通运营。
巨头入局和玩家烧钱即将开始。
摩拜 ofo融资过程
02
“颜色革命”之下:颜色不够用了
但人工慎重与资本皆数十倍,以效忠敬之谊。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五金》
以ofo在北京及上海试运营开始,时至今日,共享单车这一互联网创业风口,不过区区两年,但是却完成了团购、网约车无法完成的融资历史。
资本向来只看回报,但在互联网创业风口上,资本不再变本加厉,而是放任自如。在不计较投资回报、盈利性问题的前提下,投资方与被投资方,显得“大度”异常,“相敬如宾”。
图片来源 好奇心日报
中国互联网创投倒贴钱抢市场,等日后一家独大再赚钱的逻辑,再一次在共享单车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摩拜和 ofo几乎没向用户收过什么钱,一直都在用补贴或各种免费骑行的方式争夺用户。节假日、会员日、融资了都会让用户免费使用单车来庆祝。同时,借助资本的力量,企业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在研发、生产、布局等方面得以超常规的方式发展。在车辆投放总量、覆盖城市、适用人群、推广力度方面都乘几何数增长。
一时间江湖笑称“共享单车车身颜色快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