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顺着科学家的话,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太多的地方用到了杠杆。
撬动石头、铁铲松土、千斤顶、斗车、斜拉桥等,都因为有了杠杆,提升了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杠杆原理,和我们的财富有什么关系呢?
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显然,学会巧干,赚钱更多。如果你有一种赚钱方式,能够以小博大,致富就不成问题了。
很多人都知道“二八定律”。因而怨恨,80%的财富,集中到20%的人手里。
为什么不想一想,那20%的人,都有什么赚钱的秘方,值得我们学习呢?要明白,人家出两分力量,就制衡了你的八分力量;人家做两天,效果就是你做八天的样子。这就是智慧的杠杆。
现在,和大家探讨一个话题:一个人很穷的时候,学懂“杠杆原理”,就能致富。
01
没有撬动的支点,致富一筹莫展。
有句谚语:“一统天下刘伯温,三分天下诸葛亮。”
刘伯温和诸葛亮,都是响当当的人物,都很有成就。
一个让天下分开,一个把天下合拢,看起来是对着干。但是他们的人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借助支点。也就是,寻找到人生的平台。
元朝末年,刘伯温通过读书,考上了进士。本以为,这就能做官了,一展宏图。
当年,兵荒马乱,他没有得到官场的安排,只能继续回老家歇着。
好不容易,被安排到江西,做了一个八品官。但是贪官污吏都排挤他,导致他无法施展才华,只好罢官。
直到朱元璋带着起义军,声势大了,还给了创造了一个军师之类的舞台,刘伯温才真正崛起。
诸葛亮年轻的时候,才高八斗,但也只能在乡下种地。遇到刘备之后,诸葛亮的人生,华丽转身。
正如《出师表》里说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站在风口浪尖,猪都会飞”,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风口浪尖,就是杠杆原理之中的“支点”。
你要变富,就要寻找平台,看看哪里有“风口”。
自己创业,门店、工厂等,就是支点;打工,一个岗位,就是支点。
一个合适的支点,让你如虎添翼。你可以寻找支点,也可以创造支点。
02
没有撬动的能力,机会来了也没有用。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知道某条街道,适合做什么,但是你迟迟没有行动,连租门店的钱也凑不齐;你还知道房子要大涨,可是你买不起一套房。
太多的行业,你都观察过,但是都没有加入,一辈子都在犹豫不决。
犹豫,不仅是性格上的缺陷,更多是能力上的不足。但凡胸有成竹的事情,都不会这样。
在《喻世明言》里,有一位叫蒋兴哥的男人,家住襄阳,却能去广东做生意。
他的家境,比本地大部分的家庭,都好。
看他的成长历程,就知道他为什么会发财了。
十几岁就跟随父亲,到广东做生意,和一些店家打交道。
当父亲过世之后,他再去广东做生意,就轻车熟路了,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现在,我们看一些做自媒体的人,为什么很多人不成功?不是平台排挤他,而是他原先没有拍摄经验,也没有写过文章,连拍照都不会。
能够在自媒体行业混得不错的人,往往是从类似的行业里,转型过来的。
写文案的人,多半是写文章多年的老作家;拍视频的人,也许做了婚庆,有拍电影的经历;就是带货直播的人,起码要练习自己的“嘴”。
哪有人轻轻松松成功,不都是刻苦磨砺,慢慢成长。
能力,就像手里的“杠杆”。你要撬动更重的东西,就得让杠杆更加结实。
我们在撬动的时候,忽然听到“咔嚓”,杠杆断了,麻烦来了。这就是不自量力。
03
没有撬动有价值的东西,越努力越穷。
有的人,杠杆有了,支点也有了,但仍旧很穷。这就是“价值”太低的缘故。
有一个成语,叫“买椟还珠”。
一个做生意的人,去集市卖珍珠。一个客人见状,凑过来,把雕龙画凤的盒子买走了,珍珠却不要。
不管这个客人如何努力,他都不会变富。他买的盒子越多,越会穷困。
如果你一直在“低价值”的怪圈里转,那么你努力再多,也只能累坏自己,效果是看不到的。
心理学上有一种行为,叫“路径依赖”——一个人总是朝着某个方向走,走某条路,那么他就会一直走下去,形成惯性。他也不管,方向对了吗。
寻找有价值的东西,然后用杠杆去撬动,致富就不难了。
看看孔子的学生子贡。他到海边,看到盐很便宜,就想起了内陆的市场里,盐的价格是多少。很快,他就赚到了差价。
不管在什么地方赚钱,你的杠杆,撬起来的,一定是可以增值的东西。
04
我们总以为,一个人太穷,就是因为懒。
却不知道,很多人一直在做事,也穷。
懒,分两种:没有行动,思维懒惰。
那些打工一辈子,也穷苦的人,是思维太懒,没有思考转型发展,也没有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多动脑筋,打工也能致富。
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技能,很快就能在工厂里脱颖而出,从而走向管理和技术岗位,工资就多了好几倍。
扪心自问,给你一根杠杆,你能撬起什么?
愿你我,找一个适合的平台,用很小的投入,得到很多的收入。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