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考试如何调整自己心态,考试过程中怎样调整心态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30 14:16:20

稿件来源:天水市三院 医学心理科

今年对2022届毕业生来说意义非凡,即充满挑战,又尽享收获,中、高考将至,不少同学感到“压力山大”,疲惫不堪,失去动力……为帮助各位同学顺利度过考前关键期,我们提供一份考前心理调适方法,希望各位同学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备考,完成最后的冲刺,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一、三大考前不良心态与调适方法

1、紧张、焦虑:

心急烦躁,坐立不安,腹部不适,伴头晕、失眠等症状,这是大部分同学在考前都会出现的情况。

调适方法:

(1)接受焦虑:面对重要考试,有焦虑是正常的,不止我焦虑,别人比我更焦虑。

(2)将焦虑具体化:将焦虑内容讲出来或者写下来,这个具体化的过程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并且能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我在焦虑什么,从而更好的想办法应对。

(3)保持适宜强度的动机水平: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发现: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的线性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会使机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

临近考试如何调整自己心态,考试过程中怎样调整心态(1)

从图可以看出:任务难度不同,动机的最佳水平会有所改变。在完成低难度任务中,动机强度偏高,效率可以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中等难度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高难度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下的工作效率最佳。因此,同学们要根据个人学习情况,合理调整自己的最佳动机水平。

2、疲惫不堪:

越临近考试,有的同学觉得自己越无法集中注意力,明知道不能分心,不能浪费时间,但头脑不听使唤,乏力,没有精神。

调试方法: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

学习是个耗能过程,需要大脑参与,大脑像发动机,需要燃料,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去室外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大脑是电化学活动的海洋,考前应吃一些健康、营养的食物。大脑经常和身*流,不同的坐姿传达给大脑的信息也不同,当我们挺直腰杆端坐在书桌前时,大脑也会认为现在的你很有学习的动力,因此也会变得活跃起来。大脑需要空间。所以,保持一个整洁、宽敞的学习环境也非常重要。注重学习效率,而不是绝对时间的投入。

3、失去动力:

平时成绩好,担心最后考试会失败或模拟考试常常不尽人意,对重要考试失去信心。

调试方法:这一类同学的思维误区在于过分消极化和过分概括化。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此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考试常见的三大不合理信念:

(1)绝对化的要求: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如“我必须考上好大学”

(2)过分概括化: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如

“成绩不好我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3)糟糕至极:把后果想象得非常可怕、非常糟糕。如“考不上好大学我的将来就完了”

所以,我们应当合理归因:是我的能力不行吗?还是我最近状态不太好?回顾以往成功的考试经历,积累信心。同时要乐观看待考试:模拟考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是在为最后的关键一考打基础,“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一种进步。

二,如何增强自信

1、积极想象:回忆过去成功经验,回顾以往考得好的情景。

2、自我暗示:想象一个月以后考了好成绩,拿到录取通知书情景;每天对自己说:“我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

3、以身体带动心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了情绪的外周理论。认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我们的情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知,具有一种纯粹属于身体的原因。我们因为哭泣而悲伤,因为殴打而愤怒,因为战栗而恐惧。”根据这个理论,同学们不妨试试每次进考场时,抬头挺胸,面带微笑,也许当你做出了这个动作的同时自信心也跟着提升了。

三、合理宣泄情绪

哭。哭是一种压力的释放,能让我们沉重的心情变得轻松起来。

笑。学习之余可以看看喜剧、漫画、笑话,和幽默的朋友聊聊天等,以积极心态面对困难。

说。心情不好时,可以跟自己信任的好朋友倾诉,不要憋在心里,倾诉本身就具有疗愈的作用。

听。音乐的力量是强大的。当情绪紧张时,选择优美、柔和的乐曲;当感到忧郁时,选择振奋人心的乐曲。

动。体育运动和劳动都能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大脑和身体的活力,代谢掉压力激素,起到宣泄情绪的作用。

当同学们感觉到严重焦虑,压力太大时,可以做一些放松练习,例如呼吸放松法。找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放在自己的胸口,一只手放在腹部,闭上眼睛,感受自己的呼吸,给自己5分钟的时间,暂时放下烦心事,静静的与自己相处。(艾泰荣 供稿)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