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月下飞天镜的妙处,渡荆门送别赏析月下飞天镜的妙处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5 10:32:26

赏析月下飞天镜的妙处,渡荆门送别赏析月下飞天镜的妙处(1)

《渡 荆 门 送 别》唐·李白

八上(图文|善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歌大意】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首诗具体写作时间不确定,具体有三种说法:一说作于724年(开元十二年),二说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三说作于726年(开元十四年)。

【炼字炼词】

1.“山随平野尽”中“尽”字的妙处。

答:“尽”,写出了山川退去后视野的开阔无边。随着船行,山川全部退去,视野中是一片开阔之景,澎湃大气,准确的写出诗人开阔博大、豪放乐观的胸襟。

2.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给人以连续的空间感和流动感。

3.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与宽广胸襟,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4.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答:送”字直接点题(扣题),“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画面意象】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答: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简洁版: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2.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诗想像大胆、奇特,被人誉为“神来之笔”,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这美妙的画面。

答:晚上,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飞下来一面镜子,明亮耀眼;日间,仰视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就像海面上结成了一座座楼阁,新奇美妙。

【名句欣赏】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答: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④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这一名句展现了一幅雄伟壮阔的景象: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依然滔滔不绝。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间,这正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2.从修辞角度赏析“月下飞天镜”一句的妙处。

答:本句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明月映入江水的状态比作飞下的明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江水的平静、美丽。

3.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

答: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喻云之奇特,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4.赏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妙处

答:诗句成功地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故乡看作送别游子的主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意重,恋恋不舍一路送我远行,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思乡之情,余音袅袅,令人回味。

【思想感情】

1.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答:作者虽然难以掩饰自己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初次离别故乡,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仍怜”二字饱含游子的思乡之情。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3.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答:不是,是告别故乡。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依不舍,但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会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

【艺术手法】

1.首联:诗是送别诗,可送别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诗人自己。尾联:把江水(故乡水)作为给自己送别的友人来写,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构思独出心裁。

2.本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清代诗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有什么看法?

答:诗的尾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明明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沈德潜认为“送别”二字可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中考真题】

1.赏析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并答题。

①本诗从体裁看是五律诗,从内容看是送别诗,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 对偶。

②诗中描绘过荆门入楚地时所见景色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对故乡无限依恋,对故乡思念)的感情。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这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下的一组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入”字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颈联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彩云构成海市蜃楼衬托出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C.“怜”故乡水的原是诗人,却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巧妙的构思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真所谓言有尽而情无穷。

D.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且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和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4.(08年乌鲁木齐)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州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颔联炼字精妙。“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了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飞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收束全诗,余音袅袅。

(以下是06年盐城中考题)

5.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答:“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

6.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惜别之情。

(以下为07年潜江、仙桃中考题)

7.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达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怜 ”

8.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9.诗中点明“送别”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赏析月下飞天镜的妙处,渡荆门送别赏析月下飞天镜的妙处(2)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