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放之九州而皆准的,依然是“用试卷铺出一条通往清北的道路”。
1990年,来自偏远革命老区的湖北黄冈的两位同学,*出重围为国家拿下国际奥数冠军,让名不见经传的母校黄冈中学一战成名。
靠着一群老师和一届届本地优秀学生的努力,靠着对数学这样的重点学科苦心攻关,黄冈中学拿下一连串奥数金银牌,引领了十几年的高中教育潮流。对于很多90后们来说,不做几套《黄冈兵法》,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读过中学。
但2000年之后,由于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后来居上,优质生源被大批截胡,顶级师资被挖墙,财政紧张的黄冈无能为力,连黄冈中学都因为改善校园硬件而背上了巨额债务。
加之高考模式不断变革,跟不上变化的黄冈奇迹渐渐黯然失色,近二十年没出过省状元,已然从全国高中前100名的排名中直接消失了。
兜兜转转,人们发现,说来说去,教育的根本问题,还是资源的比拼。
与黄冈中学一样,衡水中学神话刚刚声名鹊起,就有无数更有实力的学校纷纷效仿,更有重点名校想方设法抢夺衡中本就不多的优质生源、师资。
面对外部争夺,李金池的“魔鬼式教育”已经不够用了。
2007年衡水中学清北录取人数反而较前年下降了16%,是李金池改革以来从没有过的事情。
竞争压力甚至来自兄弟学校衡水二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在2004年就开始全盘学习衡水中学,后起直追,逼得衡中不得不收紧对学生、老师的管理,在魔鬼化的教育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