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多年前,汉代使者张骞率领使团穿茫茫戈壁,历九死一生,经13年后返回长安,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对西域诸地的和平外交。凿通西域的伟大远行,加快了东西方文明的互动交流,张骞由此被誉为古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史记》记载,张骞“为大行而卒,冢在汉中”。汉中市城固县既是张骞的诞生地,也是其归葬之地。斗转星移,历史的洪流从未淹没闪亮的名字;爱国重义、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文化基因历经漫长岁月洗礼,正开出鲜亮的花。
风雨无阻的守护
张骞故里如今是西成高铁的站点。出城固北站,11.8米的张骞巨型雕像赫然矗立。这位西汉时期的探险家、外交家着汉服,持节杖,深邃的目光向西瞻望;英姿勃发的体态似守护家乡,亦似迎接又一次出发。
城固北站的张骞雕塑。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 摄
“张骞通西域时行万余里,没有导航,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历千难万险而不辱使命。”张骞67代孙张利军说,“将先祖的雕像刻于日行千里的高铁旁,是想让这位古代中国率先放眼世界的人,见证今日中国的巨变与繁华。”
目前城固县张骞后裔有千余人,已传至第73代,得益于后裔们历经千载的守护,张骞在故乡的主要遗存张骞墓至今仍保存完好。“从我记事起,每年清明节期间,父辈们都会用扁担挑着祭品,不管雨有多大,哪怕趟着泥路也要赶到张骞墓,给先祖上坟。”张利军说。
张骞墓前的多通石碑,记录了自古以来的多次修缮过程。其中墓冢西侧的“增修汉博望侯张公墓道碑记”立于1939年,记录了抗战时期文保工作者对张骞墓进行的考古清理及保护过程。
抗战爆发后,西北联大内迁城固。1938年7月至8月,西北联大师生对张骞墓开展了两次考古工作,在墓道中发现了汉砖、破残马骨、五铢汉钱等,并发现了刻有“博望”二字的封泥,这也成为佐证张骞墓真实性最重要的实物证据。
“西北联大师生还对张骞墓进行了修缮保护。”张骞纪念馆讲解员文雅说,“在民族危亡之际,这并非一次单纯的修缮工作,而是考古界人士通过发掘、增修、祭扫等活动,开展的一场爱国主义教育,以此激发师生和民众团结一心,共御外寇。”
2014年,张骞墓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传承千年的家祭也已成为更具规模的公祭活动,“张骞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