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是不是春秋书上的故事,负荆请罪在春秋时期的意义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05 22:37:30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赵胜)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赵王和平原君因为贪图眼前可以获得上党土地的利益,而差点导致赵国灭亡。

后人便形容他们的行为是“利令智昏”。

20.丁公凿并

负荆请罪是不是春秋书上的故事,负荆请罪在春秋时期的意义(21)

春秋战国时一个姓丁的人因为家中无井,所以就在自家院中打了一口井他觉得这样一来,洗涤和取水就不需要专用一个人了,说是等于得到了一个人的帮助。有人听到这话后就把它传说了,说丁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

后来就以此比喻以讹传讹,或主观主义凭空解释,把事情搞得颠倒悖谬。


21.秦晋之好

负荆请罪是不是春秋书上的故事,负荆请罪在春秋时期的意义(22)

我国在春秋时期,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当时的秦国晋国既相争夺,又相利用。在那个时期,两个诸侯国或者两个大家族通婚联姻是表示友好联合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婚姻是带有政治性质的。秦晋两国的统治者之间,就出现过多次通婚联姻的事情。

后来,“秦晋之好”逐渐发展为成语,泛指两家联姻。

22.东施效颦

负荆请罪是不是春秋书上的故事,负荆请罪在春秋时期的意义(23)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暇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鹏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絮妻子而去之走。”

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23.盗憎主人

负荆请罪是不是春秋书上的故事,负荆请罪在春秋时期的意义(24)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