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是一种近现代才使用的中药。有人说不对呀,太子参在古书中也有啊!的确,太子参在古书中有记载,但是古书中的太子参,不是现在我们用的太子参,而是比较小的人参,比如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指出“太子参即辽参之小者,非别种也”。
我们现在用的太子参,首见于民国时期《中国药用植物志》,是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虽然和人参不是一个品种,但是仍然和人参、西洋参等参类功效近似,可以气阴双补,但补益力道略弱、平缓。所以,更适合于气虚不是很严重的,或者虚不受补的成人,或者少年儿童。
鉴别以条肥润、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
现代使用的太子参
一、太子参的传统功效太子参主归脾、肺经,主要补脾、肺二经之气,同时滋阴生津。
1、脾胃气虚证
太子参有类似于人参的益气健脾的作用,用于神疲乏力、食欲不佳等情况,但力道较弱,所以更适合脾胃虚弱,且虚不受补的人群,或是少年儿童。
- 如患者体虚,常见神疲乏力,食欲不佳、自汗等症状,常与山药、白扁豆、炒谷芽、五味子等配伍,健脾养胃。
- 如果是儿童厌食,或者进食较少的情况,可与陈皮、鸡内金、山楂等配伍健脾开胃消食,如儿宝(有中成药儿宝颗粒)。
儿童不思饮食
2、肺虚证
太子参也可补肺气,也能生津润肺,用于虚咳,这一点也和人参一致,但力道较弱。
- 如用于肺有燥邪、热邪,气阴两伤,导致咳嗽气短,痰少,痰不易咳出者,常与沙参、贝母等配伍,益气生津,润肺止咳。
- 如痰热咳嗽,又兼有气阴两伤,表现为咳吐黄痰,喘息,又兼自汗乏力,可配伍桑白皮、瓜蒌、前胡等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 婴幼儿肺炎久治不愈,属于气阴两虚者,可用太子参与鸭胗炖服,如鸭参汤。
3、气阴两虚证
太子参既能益气又能养阴。热病后期,气阴两虚,常见干呕,饮食减少,口干舌燥,气短乏力等,常与石斛、五味子等配伍,口感尚可,也可以用作代茶饮,如参斛茶(《中药百症用药的配伍指南》)。也可以用于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属胃阴不足所致胃痛,干呕,食少。
- 如果虚损较重,频频自汗,可配麦冬、五味子、浮小麦生黄芪等,养阴生津,固表止汗。
- 夏日酷暑高温,头晕汗多,气阴两虚,可配伍藿香、佩兰、麦冬、五味子等,如生津保元饮(《中医儿科临床浅解》)。
- 热病后期,气津两伤,见口渴、脉细、舌红等特征,多与生地、麦冬等配伍,清热养阴。
- 如果心悸失眠,属于气津两伤者,太子参常配麦冬、五味子、酸枣仁,益气生津养心。
失眠
二、现代药理作用太子参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延缓衰老作用。
三、临床新用1、糖尿病
临床曾以太子参、黄芪、黄精、生地、天花粉组成的降糖1号,曾用于改善糖尿病症状。[中医内科杂志,1990,(9):29]
2、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曾以太子参配丹参、葶苈子、车前子,辅助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广西中医药,1991,(6):245]
3、脂肪肝
太子参配山楂、大黄等,曾用于脂肪肝。[陕西中医,2003,24(1):35-36]
四、使用注意1、有实邪、正气不虚者,慎用太子参。
2、太子参虽然和人参作用相近,但力道小很多,对于人参可以用的元气虚脱,救人于垂危时(如独参汤),它基本无能为力,用量再大也没这个作用。
3、人参对肾也有补益作用,过用可能造成儿童性早熟,而太子参对肾几乎没有作用,也就不会造成这种副作用,从这点来说也更适合用于儿童。
参考资料
《本草纲目拾遗》《中国药用植物志》《中药百症用药的配伍指南》《中华临床中药学》
相关阅读
本文为黄药师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来自头条号黄药师手记。
文中涉及处方、用法,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其它用途,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就诊,请到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处辨证论治。有问题欢迎留言,大家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