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佛教的代表:少林寺
佛教自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创建之后,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在今日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宗教。其创建与发展的历史也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尤其是其创建者释迦牟尼在拥有储君的身份之后还能毅然决定抛弃一切世俗地位而选择苦修,最终在树下悟道,创建佛教。而佛教在创建之后也历经多次磨难,最终在印度式微但却在中国广泛发展起来,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佛教创建之前的印度任何一个宗教的成长,必然有它的文化背景,佛教既然在印度而不是中国或世界的其它地区产生,即说明印度必定有其独有的能够产生佛教的文化根基。所以要了解佛教为何又如何产生,就要先对印度传统文化有所认知。
婆罗门教插画
古代的印度始终没有能够产生一个类似于中国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国家,各地不仅气候相差许多,在文化方面更是千差万别,各地更是政权林立,争斗不止。尽管印度处于诸国林立的状态,但有一种制度却是通行于印度各地直至现代依旧存在的,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制度通过将人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来确定社会的贵贱等级。此项制度不仅在政治上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在思想文化方面亦使得印度以婆罗门教为主要宗教。
壁画里的古代印度
婆罗门教并不能够称之为“平民宗教”,其对于入教之人的身份有着明确的限制,“首陀罗”阶层的穷苦百姓是无法信奉婆罗门教的,且此教宣称“梵我”合一,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因信奉宗教而使自身与世间最根本物质“梵”相结合,从而使自我得以超脱。婆罗门教是与印度种姓制度密切结合的,带有明显的阶级不平等的痕迹,所以并不能使大部分平民在精神上获得慰藉,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的产生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释迦牟尼与佛教一个宗教的成长,必然有它的文化背景,但开创这个宗教的教主,以他个人的历史,与所建立的宗教,关系更为密切。所以研究一个宗教之前,必须要了解教主的生平。释迦牟尼作为佛教的创建者是无可争议的,其贵族出身的身份更是为其开创千年宗教蒙上了一层有趣的外衣,为何他放着国王不做而要去民间进行苦修,又千辛万苦的开创佛教并进行教义的传播呢,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