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大起源,佛教的起源和历史图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18 11:01:32

释迦牟尼悟道图

释迦牟尼出身贵族,其父为迦毗罗卫城的城主也就是国王,如果按照正常的生活轨迹,作为国王唯一儿子的释迦牟尼将是日后的国王,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但释迦牟尼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并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无比重要且深远的影响。释迦牟尼自幼接受了完整系统的宫廷教育,能文能武,掌握当时印度境内的多种文字并擅长多种武艺,而也正是因为其能力出众,15岁这年他被正式立为国家的储君。

但释迦牟尼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尽管其自小锦衣玉食,但当他了解到当时印度各地战争不断,人民生活疾苦的现实时,他感受到了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并产生了解救人民于水火的大慈大悲之心。看到储君整日闷闷不乐的国王决定给释迦牟尼找寻伴侣以打消其出家的念头,但释迦牟尼却不为此所动,据相关文献记载,他于19岁这一年离开皇宫,前往民间探求解决民间疾苦之法,这也标志着释迦牟尼正式放弃了储君的身份。出宫后的释迦牟尼先是寻访各地名师求道,后又在雪山林中苦行六年,在苦行过程中,释迦牟尼忽然想到这种对肉体的折磨方法与之前看到的诸多苦修者没有什么差别,是无法悟道的,所以他决定放弃苦行而采用其他方法修行。最终于菩提树下禅思四十八日之后成功悟道。

佛教三大起源,佛教的起源和历史图解(5)

影视剧中的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

悟道之后的释迦牟尼决定创建教派以传播教义,他以“苦集灭谛”为四圣法向昔日追随他修行的五人传道,而这五人也成为最早的五比丘。此后历经数年的传教,佛教已经拥有数万信徒,且教徒之间不分高低贵贱与种姓差别,在众多弟子中又有十位比较突出,被称为佛祖嫡传十大弟子。传道四十八年后,释迦牟尼满怀信心与欣慰的在拘尸那揭罗城的娑罗园的双树下涅槃,享年约八十岁。

释迦牟尼与中国的孔子老子一样,一生以言行传教,并不注重立身著述,在释迦牟尼去世后,佛教弟子开始了第一次大集会,对释迦牟尼的教义佛法进行整合集结以载之于世,这一次的集合史称“王舍城结集”。约百年之后,因对教义的理解与阐述不同,在吠舍离又召开了第二次结集,在这场集会中佛教发生了第一次分裂,分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两部,此后这两部又不断分裂直至最后有数十部之多。

佛教三大起源,佛教的起源和历史图解(6)

第一次经典结集

三、佛教与中国

佛教在印度产生后历经释迦牟尼的传教与此后印度王阿育王的发展,其态势已然发展到顶峰,但此后历经王朝变迁,中间虽有短暂的复兴时期,但到12世纪回教传入之后佛教便在印度本土再也不复当年兴盛。

佛教传入中国伊始必然要与中国本土的以儒家和道教为主的文化发生竞争碰撞,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在三国战乱时期正处于衰颓时期,也由此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在佛教传入的一两百年间便开始信奉佛教,信奉佛教风气日盛,而这也直接推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思想的产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战争使得民间民不聊生,而佛教的因果报应说与来世说使人们相信命运的安排,在乱世中找到了精神的依靠。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又因为儒学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无法适应乱世的变革,开始寻求思想的新方向,而战争又使得大量的读书人开始产生厌世情绪,佛教遁世的思想迎合了士大夫阶层的需求,得到了其大力支持。以上两点因素使得佛教在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广泛传播,加之此时期出现的图澄、鸠摩罗什、道安、慧远等诸多名僧,使得佛教逐渐在中国文化中扎下根来。

佛教三大起源,佛教的起源和历史图解(7)

图为武则天赠物于道安

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唐代中国佛教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玄奘大师西行印度并从印度带回大量的佛教典籍,回国后的玄奘在长安设立译场,召集天下学人与学僧进行佛教翻译工作。而在此时期,中国佛教出现了十个不同的教派,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等都是非常著名的教派,其中禅宗发展出自己的“丛林制度”从而使其绵延千年而一直香火不断。

佛教三大起源,佛教的起源和历史图解(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