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送别诗,被推崇为唐诗中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此诗原题为送元二使安西,也题渭城曲,由于唐代歌舞坊盛行,此诗一出,便被人们追捧,并用三叠的曲法传唱,所以渐渐的人们也称其为阳关三叠,可见这首诗从问世之日起,就受到世人的喜爱。
阳关三叠中的阳关,地理位置是在玉门关以南,也因此得名阳关,两关一北一南,相距也就几十公里,都是从都城长安一直往西通往安西都护府的最后一个关,现在属于敦煌市阳关镇。那么三叠究竟作何解释,至今仍有很多说法。
最早为阳关三叠做注释的应当是中晚唐诗人白居易,他在其对酒五首诗作中有,听唱阳关第四声的句子,而我以为他在此处也仅仅是为了引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句子,并没有明确说明三叠的曲法,真正提到曲法的应当是宋代词人苏东坡,据他记载偶得一古本阳关,曲调婉转凄切,不类平常的乐曲,每句第一句不叠,而后三句,每句唱两遍,并认为唐代版本的三叠都是如此。
也有记载,认为三叠在最后一句,即最后一句重复三次,故名三叠,但事实上唐宋以来有记载的唱法有很多种,现存琴谱就有三十多个版本,共六种类型,所以具体是那种类型一时很难有定论。
而从作为歌曲的阳关三叠的流传与演变来看,有明确记载的两种三叠之法,似乎比较合乎三叠之说,并认为唐人的绝句,都可照此叠法。
叠法一,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浥轻尘,浥轻尘。其余三句类推。
叠法二,渭城,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浥轻尘。其余三句类推。
以上两种叠法,合乎三叠之说,而且也能表现出婉转缠绵的情趣,也比较符合七言绝句组成的规律。
但据清代琴学入门记载,也有另一版本的三叠,一段为一叠,三叠中的唱词分别是,怕听阳关第一声,柳色撩人万绪纷,长条挽不得行人住,种向江头为谁春?怕听阳关第二声,更进一杯酒,阳关无故人。怕听阳关第三声,浥轻尘,柳色新,一杯酒,无故人。
时至今日,人们对三叠所做的解释多种多样,但主要是两类,一类认为叠在诗的本身范围内,比如前面介绍的叠法一,叠法二,另一类则认为叠是在原诗基础上的扩充和发展,比如前面介绍的清代琴学入门记载。
至于真正唐代的叠法究竟为何,还需要期待新的考古发现或者其它渠道新的佐证来厘清。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