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载,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一个节气。每年阳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日。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也叫“日长至”。过了夏至,太阳的直射点逐渐往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会一天比一天短,夜晚一天比一天长。
陈希龄的《恪遵宪度》里这样解释夏至的“至”,即至极,这一日太阳到达北回归线处,白天一年中最长,正午日影一年中最短。
一年中最盛的阳气,也正是从夏至这一日开始逐渐转衰。
夏至的这一含义,体现着古人阳极阴生、周而复始、阴阳平衡的自然哲学智慧。
对于古人来说,夏至既是节气,也是节日,称为“夏节”或“夏至节”。
夏至节气物候
夏至,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节气。绿意盈盈的植物,多姿多彩的夏花,每一阵夏风中,仿佛都洋溢着生命的热情,生活中处处充满惊喜。
一候鹿角解:古人认为鹿的角属阳,而夏至阴气生、阳气衰,鹿角便开始脱落。其实鹿角有再生能力,每年都会生长、死亡、脱落、再生。夏至前后,正是鹿角自然脱落时。
二候蜩始鸣:蜩(tiáo)是指知了,也就是蝉。夏至后,蝉会不停地鸣叫,增添了夏日气息。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夏至后逐渐生长起来,可以在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或树林里找到。
夏至节气特点
①白天最长:夏至节气的昼长夜短,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时期。在北半球,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也就是古时所说的“日在北方”。
②消夏祛暑:夏至节气过后,天气开始变得更加炎热,历史上人们便用各种方法来消夏祛暑。有的人在节气当天用桂枝、艾叶、茱萸等草药洗浴;有的人则用绿豆、莲子、麦芽、薏米等食品来祛暑;还有的人则选择在夜晚去逛庙会或看龙船比赛来消夏降暑。
③昆虫繁殖:随着气温的升高,夏至节气也是昆虫繁殖的高峰期。像蜜蜂、蚂蚱、蝴蝶等昆虫都会在这个时候开始繁殖,从而为整个夏季的生态系统注入新鲜血液。
夏至节气风俗
①迎夏至祈安康:在夏至节气之际,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迎夏至祈安康”活动,目的是为了庆祝夏至到来,同时也为未来的一年保佑身体健康,平安顺遂。在这个仪式中,有的地方会祭祀祖先、家神、地神等,也有的地方会挂锦旗、庆贺花球等,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②采摘草药:夏至节气之后,许多草药的营养成分都到达最高峰值,因此这段时间也是采摘草药的好时机。一些中草药从业者称夏至前后是中药材采收的黄金期,如当归、黄柏,晒过太阳的薰衣草等。其中,药膳人和老北京人都有煲夏至茯苓瘦肉汤的习惯。
③ 求雨止雨:皆为庄稼丰收!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周礼•春官》记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
北方多旱,夏至期间流行求雨,祈求风调雨顺。不过,要是雨水过多,人们又利用巫术止雨。如民间剪纸中的扫天婆就是止雨巫术。有些地方把本来是巫术替身的扫晴娘也奉为止雨求晴之神。
④吃面吃瓜:消暑还靠冰镇!史料记载,我国汉代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各地夏至食俗虽有差异,但吃面却是共同的。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时节也是瓜季,人们坐在瓜棚下乘凉,品尝西瓜。西瓜、苦瓜都是清热消暑食品。烈日炎炎,比水更解暑的是冰。
唐代张仲素《杂曲歌辞·宫中乐》:“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可以看出宫廷中食用冰镇果实消暑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