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历史上,土木堡之变是影响深远的事件。在土木堡之变后,明军战败投降,伤亡过半,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但是,在明朝最危急的时刻,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朱祁钰即位后,于谦整饬兵备,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明英宗逼和,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
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明英宗。通过京师保卫战,于谦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京师的野心,明王朝得以转危为安。不过,在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于谦在天顺元年(1457年)被冤*。那么,问题来了,于谦死后,瓦剌为什么不卷土重来,再次攻打明朝呢?
一
首先,在笔者看来,于谦死后,瓦剌之所以没有卷土重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两点。一方面,这是因为当时的瓦剌已经分崩离析,缺乏再一次大规模进攻明朝,乃至于包围明朝都城的实力了。在土木堡之变中,瓦剌太师也先成功俘获明英宗朱祁镇。因此,也先趁机包围了京师,希望可以获得更大的收获,结果是于谦组织的京师保卫战中,也先率领的瓦剌大军伤亡惨重,再加上内部矛盾重重,所以也先在公元1450年被迫将明英宗送还,双方重新恢复正常通贡互市关系。
对于瓦剌来说,也先与脱脱不花一向不相睦。脱脱不花名义上虽然是汗,但实际权力却操在也先手里。因此,在攻打明朝都城失利后,也先将注意力放在篡权夺位上了。脱脱不花死后,也先自称“天圣大可汗”,建号“添元”,以次子阿失帖木儿为太师,并兼并了瓦剌各部。
二
对于此时的瓦剌,实际上是拥有进攻明朝的实力的。但是,好景不长,公元1455年,也先的即位引起一些不满和反抗,后被其部下阿剌知院暗*,也先去世后瓦剌逐渐衰微。后分为其长子博罗纳哈勒统领的杜尔伯特部和次子阿失帖木儿统领的准噶尔部两部分。公元1457年,于谦被冤*。而在于谦被冤*之后,瓦剌各部依然处在一个分崩离析的状态下。
众所周知,当年成吉思汗正是因为一统蒙古的各个部落,这才可以纵横睥睨,打造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蒙古铁骑。而现在的瓦剌,则缺乏一个成吉思汗这样的人物。在此之前,也先虽然成功一统瓦剌各部,却没有长期维持下去。等到瓦剌分崩离析之后,各个部落根本没有单独和明朝作战的实力,如果贸然进攻明朝,无疑是自取灭亡了。
三
同时,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土木堡之变一度威胁到明朝的安危,由于也先发动战争只是为互市贸易,一旦恢复与明朝的通贡互市,双方很快就相安无事了。对于明朝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通贡互市的恢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比如到了公元1570年,明朝和鞑靼进行了封贡及互市。对此,《明史》记载:“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因此,在土木堡之变中,明朝恢复和瓦剌之间的通贡互市,双方很快就相安无事了。在此基础上,明英宗朱祁镇冤*于谦后,瓦剌也没有进攻明朝的动机了。另一方面,明朝整体实力高于瓦剌,也即土木堡之变不能完全体现明朝的真实实力。虽然也先俘获了明英宗朱祁镇,但是,明朝以强大的实力作为基础,依然打退了瓦剌的进攻。
四
最后,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及八年的软禁后,明英宗朱祁镇这位皇帝在天顺年间开始任用了李贤、王翱等贤臣,又先后平定了石曹之乱。冤*于谦后,明英宗朱祁钰曾对首辅李贤说过他每天的起居情况:“吾早晨拜天、拜祖毕,视朝。既罢,进膳后阅奏章。易决者,即批出,有可议,送先生处参决。”
因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明英宗后来任用贤臣,听取纳谏,仁俭爱民,促使明朝的国力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再加上之前的明代宗朱祁钰也是比较有作为的君主,所以,明朝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土木堡之变的阴影了。在明朝恢复国力的背景下,瓦剌反而分崩离析,缺乏一个类似于成吉思汗、忽必烈这样的君主了。因此,此消彼长之下,在于谦死后,瓦剌显然无法再次威胁到明王朝的安危了,这也是瓦剌没有卷土重来的重要原因。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