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中,只有“清明节”属于二十四节气,作为一个普通的节气,清明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位,更没有“二分二至”重要,但为什么变成了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呢?这其实和“寒食节”有很大的关系。
寒食节在古时候的地位相当的高,很多地方至今仍然保留着清明节吃青团、凉粉、寒食粥等习俗,这些原本都是寒食节流传下来的。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是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因焚山而死的介子推设立的,规定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大家都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设定在冬至日后的105天,宋代苏辙有一首诗《新火》说到:昨日一百五,老穉俱寒食。这个时间刚好在清明的前一两天,所以也有“一百零五,上坟添土”之说,古时候寒食节是要放假好几天的,刚好大家有时间在清明期间去祭祖上坟,逐渐的寒食节和清明节也就融合在一起了,习俗也基本被清明节所继承。
但数千年的传承,寒食节依然是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瑰宝,要记得讲给后人听,清明之前,别忘了吃“寒食”,老传统别丢。
分享4种不错的“寒食”做法,出门游玩带着一些,扛饿又好吃。
一、菠菜豆沙青团
一些地方可能找不到艾草来做青团,用菠菜也是不错的选择,营养还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