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姆效应23个技巧,巴纳姆效应话术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6 15:23:12

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2)为自己想相信的事情找理由

工作生活中,当我们想要相信一段话、一件事时,就会想尽办法,找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比如,你今天不想加班,你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加班又苦又累,而且是义务加班,我干嘛那么傻?其实这是因为你身边的大部分同事都吐槽加班各种不好、不想加班,你受外界的这个“不想加班”的信息暗示的影响,从而抛弃了自己内心原本认同加班的决定,出现了“加班一定没好处”的认知偏差。所以,我们为了让自己相信“不加班”这个决定是对的,就找各自理由为自己开脱,说服自己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再举个例子,你非常讨厌英文,但今天上次交给你一个字,做一份英文PPT的任务,你就会找无意识的借口说:为什么大家都生活在中国,PPT偏偏需要用英文的呢......这主要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中国,每天自己和身边人使用中文的频率比英文高,我们受到外界这个“在中国多数人使用中文”信息暗示的影响,就会出现从众心理,心里认定:中文使用起来比英文方便。于是为了让自己相信“生活在中国,制作英文PPT没必要”这件事时,我们就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

这就是巴纳姆效应的第二个表现——我们经常会为自己想相信的事情找理由。

巴纳姆效应23个技巧,巴纳姆效应话术(5)

(3)认为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缺点是不明智的

我们常常说做人要诚实,但其实在工作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的隐藏自己的缺点,只把自己的优点展现出来。我们总会担心把缺点展现出来会降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会让别人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但其实这就是巴纳姆效应的典型现象。因为大部分的人都选择隐藏自己的缺点,我们受到外界“不要把自己的缺点展现出来”的信息暗示影响,就会产生从众心理,从而产生“不要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缺点”的心理倾向,进而认同别人的做法,自己也做出了相同的错误反应。

既然我们都知道巴纳姆效应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对自己认知不全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巴纳姆效应”,准确地认识自己,自己做自己的镜子,给自己准确的定位呢?

巴纳姆效应23个技巧,巴纳姆效应话术(6)

三、如何避免巴纳姆效应陷阱,准确的认识自己

避免巴纳姆效应,全面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对自己有更精准的职业定位,让自己的职场之路走得更顺畅,主要有三个方法。

巴纳姆效应23个技巧,巴纳姆效应话术(7)

如何避免巴纳姆效应陷阱,准确的认识自己

(1)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别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首先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后有意识、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更好地认识外在形象和内在自我。

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自己的缺点时,都会选择毫无意识的躲避,总是想办法遮掩,害怕别人笑话。实际上,这种逃避的方法只能在短时间内起作用,如果我们的能力不足,迟早会露馅儿。只有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接受你的劣势,并肯定自身的优势,给自己准确的定位,才能更快地成长。

举个例子,同事颖儿是公司新招的实习生,是00后,人长得漂亮,性格开朗活泼,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但工作能力一般。而芬儿是公司的老员工,性格文静,沉稳内向,没才艺但工作能力强。公司搞才艺表演大赛,颖儿第一名,芳芳落选了。

这时,芬儿不能片面地看待自己,不能因为自己没有多才多艺就过分的否定自己,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能力比颖儿强就过分自大,而应该实事求是地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学会坦然接受自己没有艺术细胞的缺点,不有意掩饰,敢于挑战自我,承认缺点,给自己准确的定位。

同时我们也不能太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比如说,你今天去设计部送文件,送到后,销售经理发现文件错了,责任你不细心,连文件都能拿错。而销售经理并不知道这份文件是你的上司直接给你,要求你尽快送到销售部,你自己并不清楚销售经理需要的具体是哪一份文件,也不清楚文件的内容是什么,只是在执行上司的命令而已。这时,你就不要在意销售部经理的评价,一直闷闷不乐的,觉得自己很无能,一整天不开心。因为他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片面的看法,他并没有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所以他对你的评价也不是客观的,我们不能过分在意。 巴纳姆效应提醒我们:一旦发现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而是要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所以,为了避免落入巴纳姆效应的陷阱,我们必须要学会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别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给自己准确的定位,客观的认识自己。

巴纳姆效应23个技巧,巴纳姆效应话术(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