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习惯使用“奖励机制”去激发孩子的行动力,这样做是不是真的能激励孩子呢?答案是不能的。很多人可能对这个结论感到非常的诧异,但事实的情况确实如此,实施奖励给孩子非但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还很有可能抹*掉孩子想做事情的*。
举给生活中最简单不过的例子,常常有小朋友不喜欢学习写作业,这时候就常常有家长采用“奖励机制”,只要孩子完成了,就会奖励一些零花钱。刚开始孩子可能因为得到家长的零花钱,去硬着头皮去把作业完成好。我们以为这是激励孩子有效的方式,然而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孩子可能还会接着不爱写作业,并且写作业的正确率逐渐降低。原因是孩子零花钱也够用了,并且只要写作业变成了一件应付的事,一旦奖励不称心意,他们就不会再按照原来的要求写作业了。
到底哪里出错了呢?其实是家长采用了错误的奖励手段,盲目的奖励孩子,不小心走进了“德西效应”误区里。看似很正常的奖励行为,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完全负面的影响作用。
所谓德西效应,其实是心理学家德西做的一个实验,其实验证明的结果就是,他们发现,在孩子本身对一件事情很感兴趣时,如果我们加以奖励机制去刺激孩子,反而会破坏孩子的本身兴趣,转而是为了奖励去做这件事情。
所以这样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家长刚开始奖励孩子去做某件事,可是最后的结果却都是不了了之收场了。
错误的“奖励机制”会给给孩子带来那些反作用?1.引起孩子的认知失调
假设我们做一个实验,实验的内容是,让孩子去完成一个手工DIY的玩具。我们将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是只要去完成就会奖励10元,一组是没有奖励。做好的孩子接下来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可以继续选择创作,或者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许很多人认为,有奖励的孩子还会继续创作,完成的更好。但是事实情况是,没有奖励的孩子,接着去创作的孩子反倒更多。这其实就跟孩子的认知失调有关系。因为奖励的10块钱,改变了孩子做事的看法,他们认为完成作品拿到钱,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一旦没有钱再给孩子,他们可能就不会创作了,因为认知已经失调了。
2.失去对事物本身的兴趣,目标错位
假如说如果一个孩子,本身是热爱学习,也愿意做家务的,如果我们采取了不适当的奖励机制,孩子会怎么样?孩子可能就目标错位失去本身对这件事的热爱了,因为他会认为,我做这件事,是为了得到奖励。没有奖励不去做。孩子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可能恰恰就是因为家长的盲目奖励产生的。
3.孩子为了目的更加贪婪,削弱了孩子的内心动力
邻居家的小孩就是被盲目奖励”摧残“的案例之一,因为邻居总是拿零花钱、买新玩具,去奖励孩子能多做一些家务,少看一些手机。但还有一天,邻居爸爸跟孩子说,让他去拖个地,孩子问那是不是可以买他喜欢的玩具,爸爸说没有。孩子当时就说不去做了。
这也是盲目的奖励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孩子长时间收到奖励的诱惑,在日后若说没有奖励,自然会产生心理落差和反感,恰恰这样,助长了孩子贪婪的特性。
首先在实施任何奖励前,我们都应该去培养孩子发自本心的去喜爱这件事,这也是从孩子的内心出发,培养内在动力。家长的奖励,只是外在的激励,只能是暂时性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真正的从内心去接受,甚至是去喜爱,那么孩子哪怕不用外在的奖励,也可以朝着一件事不断努力。
那么我们家长就不应该给孩子奖励吗?当然也不是的,我们在奖励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方法。
1.奖励制度原则
在奖励孩子的时候,我们要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家庭条件去给孩子奖励。除了经济状况,我们还要根据孩子完成某件事的大小,程度,去匹配相当的奖励。比如孩子要是做了一件小小的家务,就奖励买很贵重的东西,是非常不适当的,在奖励的时候树立原则,也能让孩子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做对事情的程度。
2.注重惊喜比开始奖励重要
在教育孩子时,如果开始就实施奖励,很可能就破坏了孩子的本身行动力。所以我们可以转换一下奖励方式。比如,我们把开始奖励,换成结束的惊喜。
我的邻居当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奖励后毫无作用甚至与其相反时,就改变了教育孩子的策略。他们就是在孩子做好一件事情之后,给孩子一份意想不到的小惊喜,有时候是给孩子做一顿好吃的晚餐,有时候会带孩子去一趟动物园。在这样的转换奖励下,孩子竟然慢慢改变了原来做一件事就提要要奖励的换习惯,
所以家长也根据这种方法转换下思路,孩子考的成绩不错,我们准备一份小惊喜,虽然礼物不大,但是可以刺激孩子想要下次更加努力的心。并且惊喜带有随机和不可选择性,所以没有事先准备好的礼物,才是最能带给孩子惊喜的,孩子会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做的棒的事,转变了因为得到某样东西麻木去做的心态。
每一个家长,在教育的途中不免会碰壁,因为我们也不是天生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每一位家长,都是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不断的摸索前进,寻找新的正确的方法。所以在选择教育方式的时候,也不用非常的自责,发现问题后能及时的调整过来,一样可以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