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二字的真正含义,昆仑有哪些典故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27 05:20:18

张骞出使西域,走访了西域各国,他认为于阗(新疆和田)流出的河流就是黄河的源头。由于当时人们根据《山海经》等神话记载,认为黄河源出昆仑山。于是乎,汉武帝就指定于阗南山为昆仑山。

后来,古人还将祁连山视为昆仑山,最终人们将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的亚洲中部大山系,称之为“昆仑山”,认为它才是第一神山、万祖之山。

无论昆仑山在于阗南山,还是在如今的位置,都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根据先秦文献记载,“帝之下都”位于昆仑山,上有黄帝之墟,西王母在昆仑墟北,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等都在昆仑山上,可以说中国上古所有帝王基本都与昆仑山有关。以此而论,岂非是说中华文明起源于西部或西方?但这明显与如今的考古发现相悖。

既然如此,昆仑山到底在哪?其实,按照《山海经》对昆仑山的描述,以如今地理科学来看并不存在昆仑山,但从中华文化精神意义上来看,却存在一座“昆仑之丘”。而想要解开文化意义上的“昆仑之丘”,就有必要看一看“昆仑”二个字的本义!

昆仑二字的真正含义,昆仑有哪些典故(1)

西周金文中的昆字

昆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商代有没有该字,如今不得而知。但从商周相关文字来看,昆字与山毫无关系。

根据字形来看,昆字由“日”与“两人”组成,上日下人,本义是两人在烈日之下。由于在一起的两人,可以被视为关系亲密的兄弟,所以“昆”由此被引申为“兄”。

由于昆字下部是两人,而“二人就为众”,所以“昆”含有“众、众人”之意,意思也可以是“众人在烈日之下”。如今所说的“昆虫”,其实初意为“许多虫子”。

甲骨文中的众字,由“日”与“三人”组成(见下图A),与昆字非常相似,只是下部之人面对的方向改变了,因此昆字可能脱胎于众字。

昆仑二字的真正含义,昆仑有哪些典故(2)

不过,也有古人不认为昆字下部为“人”,而将之视为神鸟的两足或两翼,连着上部的太阳,就是神鸟载着太阳飞行。由于太阳是圆形的,说是飞行实是滚动,因此昆字本义为“滚动”,古音为“gun”。给衣服缘边的叫绲边,机器上能转动的圆柱形机件叫辊,圆柱形木条叫木棍等,都反映出昆字本义的确可能是“滚动”。

但昆字本义无论是“滚动”,还是“两人或众人在烈日之下”,都与“山”无关。如果意为“众人聚集在烈日之下”,反而带有上古王朝之都的形象。

昆仑二字的真正含义,昆仑有哪些典故(3)

甲骨文中的仑字

甲骨文中的仑字,由“亼”(ji)与“册”组成,其中“亼”本义或是屋脊或是聚集,“册”本义或是竹简书册或是编排成序。

仑字可能来源于“龠(yue)”,这是一种多孔管乐器,商周交替时期大致演化为如今字形,只是当时比仑字多了“两个口字”,后来多了“三个口字”。由于奏乐非常讲究次序、条理,否则就不着调,因而由此可能演化出了仑字。

按照传统解读,“仑”字本义大致是在某个地方让某些东西有条理、有次序,与“山”也没有什么关系。

昆仑二字的真正含义,昆仑有哪些典故(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