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论季羡林和伊姆加徳分别的痛苦,留在家乡的彭德华和儿女们也忍受着难耐的精神摧残。
面对着外界的流言蜚语,彭德华只能化悲痛为力量,通过不断地干活来麻痹自己。
但是她的儿女,却不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弥补父爱的缺失。
季羡林离开时,他的儿女都还没有到记事的年龄,甚至最小的季承才三个月。
因而,从小到大,他们都不知道什么叫父亲,也不知道谁是他们的父亲,更不知道父亲的爱是什么样的。
季承
别人问起他们:“你有爸爸吗?”“你爸哪里去了?”“你爸是什么模样?”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虽然可以不加理睬,但自己内心却也在问自己:“父亲是谁?父亲长什么样?”
等到他们再大点的时候,季羡林寄了照片回来。
看着照片上的人,笔挺的西装、锃亮的皮鞋、洋气的发型,即使知道这是自己的父亲,但内心也只有无尽的陌生。
1945年,滞留德国多年的季羡林终于荣归故里,此时的他已经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
然而对于彭德华和子女来说,除了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外,其他一切照旧。
空闲时候,季羡林也会慈爱地摸着季承的头,询问他的学业,不过转身就会用冷水冲洗自己的双手。
至于再亲昵的拉手、拥抱,便一次都没有过了。
对于季羡林来说,家中的妻儿只是他需要负起的责任,并没有过多的感情。
他并不愿意和自己的妻子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的结合是勉强的、机械的,他们的婚姻和生活是悲剧,至于他们的家庭也只是形式上的圆满或美好。
1994年,彭德华去世,带着一生的遗憾永久地离开了人生。
季承携妻儿看望父亲
季羡林没有出席追悼会,没有送花圈,也没有告别。
只在后来写了一篇散文来纪念自己的妻子。
而彭德华也不会想到,因为自己的离世,使得季羡林和季承父子离心,此后13年都不曾相见。
彭德华离世时,需要4万元的丧葬费,季羡林要求季承出2万。
这一要求,激怒了季承,父子两人本就淡薄的感情,岌岌可危。
第二年,两人终于走上了决裂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