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承长大后考取了北京俄语专修学校,可是即便物理上的距离缩短,心理上的距离依旧遥远。
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两人却很少见面。除了每个月给季承寄去15块钱的生活费时的一句:“今寄去人民币15元,请查收。”之外,季羡林对季承就再没有别的言语了。
后来即使一家人生活在了一起,季羡林也常常是一个人窝在书房研究学问,对家人显得漠不关心。甚至于对家里的猫都比对待家人要用心。
沉默寡言也好,不知如何去爱如何表达爱也好,季羡林的表现都显得过于冷漠了。
在这样的情形下成长,可以说,季承没有一天感受过父亲的关心和爱,这无疑是后来父子两个彻底决裂的温床。
季承对父亲不满一方面是陌生,另一方面就是季羡林对彭德兰的态度了。
结婚几十年来,季羡林从来没有把母亲放在心上,虽然婚姻还在,也并没有突破底线,但用现在的话来说,这种“丧偶式婚姻”比没有更令人痛心。
在《我的父亲季羡林》中,季承痛心地回忆起少年时的一件事。
彼时季家的姐弟俩都已经考上大学,想到季羡林长期一个人住在偌大的公寓里,孤独又寂寞,而母亲在济南也同样孤零零的,再加上困难时期济南物资匮乏,于是便向季羡林提出把母亲接来北京和父亲一起生活。
令人没想到的是,季羡林只冷冷地抛下一句:“我和*没有感情。”
这句话的*伤力不可谓不大,当别的父母情深伉俪恩爱异常时,自己的父母却宛如陌路人一般。
多年来父亲对于母亲的冷淡他都看在眼里,对于季承来说,父亲不只是父亲,更是一个辜负了母亲的男人。
1994年,彭德华逝世,生前一直住在医院中治疗。但这个一生要强又不幸的女人怎么也没想到,在自己身死后,季承与季羡林关系急剧恶化,最终决裂。
各种情绪抽丝成茧,结成一个打不开的心结,缠绕在父子俩的心头。
直至季羡林即将逝世的几个月中,季承带着自己的儿子看望季老,两代人中间的那堵墙才终于在生死面前消逝。
或许,在这个不幸的家庭中,并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一个不会爱的父亲,一个父爱缺乏的孩子,面对面挥舞着无力的双手,痛苦地相互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