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又称寺人、中官、中涓、内官、内侍、中贵人等,是先秦、西汉时期供君主、皇帝、藩王役使、负责宫廷事务的官员,并不都是阉人。
从东汉时期开始,宦官才开始全部改由阉人担任。
阉人也并非是古代中国独有的宫廷制度,在埃及、印度、埃塞俄比亚等国家,也存在以阉人管理宫廷,保障帝王后妃贞洁的制度。
唐高宗在位时期,将殿中省改为中御府,设有少监、大监等官职,并无“太监”一职。
直到辽朝时期,才出现了“太监”一词。
明朝时,内廷分为十二监,各部的主管被称作太监,属下由宦官充任。
清朝时,宦官和太监已经没有区别了。
喜欢看宫廷剧的观众都知道,太监还有一个称呼——公公。
为何有这么一个怪怪的称呼呢?
原来,地位较高的太监一般都是帝王身边的红人,因受宠而很有权势,他们善于察言观色,最能揣摩帝王的心思。
因为直呼“太监”是具有侮辱性的称呼,能被称作公公的太监,一般都是地位较高的大太监。
一些官员想讨皇帝欢心,是离不开太监的,为了巴结太监接近皇帝,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尊称——“公公”。
太监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别称——“貂铛”。
《后汉书》记载:“建武以后,乃悉用宦者……假貂当之饰,处常伯之任。”
这里的“貂当”即“貂铛”。
东汉时期,宦官常常用“貂”、“铛”做为衣帽上的装饰物,侍中、中常侍等宦官以赤黑色貂尾,加黄金蝉装饰官帽,以此与其他官员相区别。
因此,太监又有了“貂铛”、“貂当”、“貂珪辈”等称呼。
清代诗人尤侗写的《矿使出》,其中有一句:“君王为商贾,貂铛皆盗贼。”
诗中以“貂铛”代指宦官、太监。
太监除了上述这些比较中性的称谓,还有一些蔑视性、歧视性的称呼,如阉寺、内竖、貂寺、阉竖、阉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