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一堆白盐是什么意思,梦见别人给盐是啥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4 10:13:25

梦见一堆白盐是什么意思,梦见别人给盐是啥意思(1)

(一)

文学是人学,小说是写人的,塑造人物是小说家的本事,也是衡量作品的尺子。逄春阶先生在长篇小说《芝镇说》中刻画了芝镇人物群像:“我”爷爷、景氏老嬷嬷、芝里老人、牛二秀才、王辫、六爷爷、七爷爷、“我”大爷等,这些人物鲜活、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这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中,景氏老嬷嬷无疑是中心人物之一,她贯穿全篇,小说最后也以她老人家的离世及由此引发的红白事之争而告终。

小说中的“我”即公冶德鸿,是一名记者,也即作者的化身。景氏老嬷嬷是“我”的亲老嬷嬷。作者的那支笔饱蘸深情,来为亲老嬷嬷立传,来书写这个大家族中卑微又了不起的传统女性。亲老嬷嬷是“我”的敏感点、疼痛点,这个人物身上藏有太多潜台词,寄托着作者对女性命运及女性与家族关系的理解和思索,也有作者对处世及人生奥义的参悟。

公冶家族是中医世家,同过去很多大家庭一样,分成以孔氏老嬷嬷和景氏老嬷嬷为代表的嫡庶两支血脉。在这样一个复杂背景下,维持“和”的状态,保持阖家安宁平昌,无疑是齐家修身的要义。在《芝镇说》中,推动故事发展的是庶出的暗伤和隐痛,但嫡庶之争不是小说的目的,作为侧室的亲老嬷嬷景氏,和正室孔老嬷嬷之间没有任何抵牾。亲老嬷嬷和“我”爷爷公冶祥仁这对母子,在处理家事中更是交出了自己厚重的答卷。

读《芝镇说》,也时常让我想起“六尺巷”的故事。“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邻里之间互相退让、海阔天空,传为佳话。同许多寓有说教意义的传统故事一样,故事外壳之下隐含着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从《芝镇说》的百年家族故事中,我恍惚也读出了一点类似意味:因果相承,万事皆有因,一个人乃至一个家的风水其实永远都在自身。

(二)

“我”爷爷是个读书人,谙熟《周易》,曾在不同场合表达对这部原典的理解和释读,他说《周易》是部“让人落泪的书”,“一部委屈之书”(P84)。在我看来,一部《周易》是打开《芝镇说》的密码和暗道。“我”爷爷这些话不啻是草蛇灰线,潜藏着对景氏老嬷嬷的同情和深深的理解。如果把人生比作一部书,亲老嬷嬷景氏可当作一部《周易》来读。

景氏老嬷嬷起初是买来的丫鬟,后来被老爷爷纳为妾,生有二子一女。她上上下下侍候,却没有任何地位。她不能摆祭品,不能上桌吃饭,甚至连一张属于自己的杌子都没有;有孩子,却没有被叫“娘”的资格,她是所有人的“妈”。和孔老嬷嬷相比,亲老嬷嬷处在先天的弱势里,但她没有像《红楼梦》中的赵姨娘那般,整天妒火中烧,气不平、意难消,竟做出同马道婆一道谋害宝玉这等勾当来。亲老嬷嬷从不去争风吃醋,她坦然面对这几乎先天的不均衡,用善良、容忍和乐观来融会消弭嫡庶出之间的这道深沟,也为自己赢得更宽阔更自由的空间。

正室孔老嬷嬷歧视亲老嬷嬷,骂人的话“死畜类”挂在嘴上,她的嫡出儿子六爷爷打了景氏老嬷嬷,她非但没有责备阻止,还笑说儿子从小有*威。景氏老嬷嬷六十多岁时,还挨过六爷爷的打。设身处地一想,真难,可这些难景氏老嬷嬷都一一渡过。她笑口常开,活得好好的,她永远居下,永远“抱阴”,她以德报怨,以仁报不仁。孔氏难产,会捞孩子的亲老嬷嬷机智地用酒催生,助其产下“灌孩”老七,即“我”七爷爷。七爷爷从小体弱,一众兄弟借寿于七弟。借寿是什么?减去自己的寿命,补到别人身上。这样做,对众兄弟来说也是艰难选择,让他们震撼的是,七十高龄的景氏老嬷嬷也跪在借寿的仪式中。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景氏老嬷嬷是水做的吧?她无形、无我,用善良、用爱、用乐观、用容忍去碰触这些先天的对立、先天的硬,她自己没有受伤,也融化了别人。

晚年的景氏老嬷嬷,在孔老嬷嬷去世后,能上桌吃饭了,也有了专属于她的太师椅,可她根本不坐,都哄小孩子们坐。那些在世俗看来很重的东西,她压根就没当回事,她的空灵通透,不正像水一般吗?她心里有更重的东西,这里暂且不提。

在家中,老爷爷记着她的好,生前就给打了寿坟,死后亦有交代;七爷爷是嫡系孩子,却视她如亲娘;更不消说己出的孩子了,“我”爷爷的孝顺远近闻名……

在外头,景氏老嬷嬷也是有功德的人,她捞了大有庄好几茬人,通过气味就能分辨出谁是谁,大有庄的人也都记着她的好。

景氏老嬷嬷笑到最后,是人生赢家。

小说最后,景氏老嬷嬷寿终正寝、安然老去。巧合的是,她的白事赶上了六爷爷儿子的婚事。同一家中,嫡与庶、红与白、悲与喜,怎样去折中?最后的红白事对阵,嫡与庶的无声较量,读来惊心动魄。谙熟《周易》的“我”爷爷和嫡系一支的代表六爷爷都交出了最高水平的答卷。我爷爷本着“家宁”的大原则,做出让步,“让人过去,家就宁了”,最终新娘子过门很安静,没有锣鼓喧天,也没有哭声,红白事各自圆满。当然,最后,亲老嬷嬷出殡那天,那道侧室不能走的大门在一夜之间被轰然打破,她的灵柩从已然没了大门的铺着“红地毯”的过道里被抬出……这是“我”爷爷的大智慧,更是景氏老嬷嬷的大圆满。

(三)

生前,景氏老嬷嬷最看重的是“家宁”。

亲老嬷嬷曾得“家宁”神助。她回娘家省亲,弟媳给了她一摞煎饼——煎饼在她老家叫“家宁”。归途中遇到歹人,危难之际,亲老嬷嬷说了句:我想吃“家宁”,歹人一听叫煎饼“家宁”,知是同乡人,遂中止不轨,老嬷嬷得以平安返家。老爷爷听说事情经过后,用大羊碴笔,在煎饼上写下笔力沉实、力透煎饼的两个大字:家宁,并高声叫道:“快哉!真快哉也!家宁,一家安宁,此生何求!”这段文字读来让人酣畅淋漓,“家宁”的分量有多重,从中不难掂量出。

“我”大爷的乳名就叫“家宁”,这名字是亲老嬷嬷给起的。“我”大爷作为长子长孙,他的名字不是白起的,而具有象征意义。“家宁”正是一家期许所在。

亲老嬷嬷最喜欢看的对联是:“一室儿童喜,满堂笑语喧”,总也看不够。她也喜欢冬日的夜晚,一家人围在热炕上热热闹闹吃饭,说:“一个都不少啊,围着圆桌,满屋子热腾腾的,团团圆圆,看看这个,瞅瞅那个,真好。”

亲老嬷嬷还有个习惯,自己感觉大的事儿,要看看天,“她的大事,没有别的,就是他熬的子女的事儿。子女的事儿,在她看来,就是天大的事儿。”(P424)

亲老嬷嬷在佛前祈祷,也是祈求保佑全家平安、子孙满堂……

“家宁”是亲老嬷嬷心中最美的图景。“家宁”高于一切,她的软、她的不在乎、她的“受委屈”,原因都在此。亲老嬷嬷的“受委屈”和“我”爷爷的“让人过去”,其实都不是软弱、懦弱,而是修身、齐家的内功。

(四)

在作者笔下,景氏老嬷嬷很鲜活,有很多动人瞬间:

她带来祥瑞——在来公冶家的当天,在路上,在老爷爷公冶繁翥的驴车上,亲老嬷嬷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同时梦见白狗、白公鸡、白盐、白兔子、白胡子老头,老爷爷正是在这个梦的指引下,挖到了一棵大灵芝。老爷爷当时就叹道,“天降祥瑞啊!”并把这棵灵芝供在了家族祠堂里。老爷爷背地也叫她“苬”“景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灵芝是祥瑞草,象征着吉祥如意,这表面上是指挖到了一棵灵芝,其实也暗指景氏老嬷嬷。她的到来,也给公冶家族带来祥瑞。她生下家中长子,引来儿孙满堂、子嗣绵延;她勤劳、善良、乐观、宽容,给阖家带来安宁吉祥。

她是美的化身——“我亲老嬷嬷也有一头黑亮的长发,平时绾纂,看不到。每天早晨到浯河边梳头,临水站着,一头长发就像垂柳的柳丝,在清澈的河面上轻拂。好多人会远远地看,天上的鸟儿打着旋儿绕着看,浯河里的马口鱼跳起来,想咬住我亲老嬷嬷的头发梢儿,咬不住,急得嘴里吐泡泡,河面上蹿起一串串白色的浪花,而那时阳光把整个浯河都染红了。我的亲老嬷嬷就站在这变红的浯河边。”这是《诗经·蒹葭》中的那位“伊人”,还是《陌上桑》中的罗敷?这段文字是否看得你心里痒痒?

她是笑佛——亲老嬷嬷是乐天派,从来不恼,被人称为笑佛。她在家中地位卑微,但她心大乐观,以家宁为重;她柔软若水、若太极,受到委屈都能化解,身处卑微也能泰然自处。她吃得了“苦中苦”,也做得了“人上人”。她喜乐,“苦中苦”“人上人”仿佛没有界线。

她有慧根——她会捞孩子,大有庄好几茬人都是她捞的。她敬惜字纸、识俩字,捞孩子遵循一个“等”字,任瓜熟蒂落,从无闪失。一个刚失去娘的孩子半夜啼哭,医生都治不好,亲老嬷嬷有妙招,让找一件娘的旧衣服给孩子抱着,因了这衣服上的“娘味”,孩子顿时安生了。她的关于“黑夜成人”的理论,也充满成长的隐喻……

她倔强——“我”爷爷年轻时染上赌瘾,被孔氏老嬷嬷骂“随老的”,亲老嬷嬷忍着奇耻大辱,一头撞墙,等清醒过来,又和儿子一同断指,发誓戒赌……

“地理即天理,心田即福田”,这是亲老嬷嬷坟门上的对联。这对联内涵丰富,耐人咂摸,正是她一生的写照。

她就像那棵从娘家带来的皂角树,在大有庄、在芝镇,深深扎根,枝繁叶茂,荫庇后世。

她是仁厚的地母形象,一生承载苦难,也化解苦难,终得福报。

她也是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女性的化身,让人为之悲歌,为之长叹!

壹点号老逄家自留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