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是儒家信仰的重建,阳明心学的现代意义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5 02:28:02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当时的中国文化,随着中国传教士的宣传在欧洲广为流传,西方文化也同样影响着明朝。中国文化,开始着新的发展和走向。那么,儒家作为西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的主体文化,在明朝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和进步,还真的值得我们仔细地分析。

心学是儒家信仰的重建,阳明心学的现代意义(1)

明朝开国初期,延续宋代“程朱理学”,统治者以“理学”做为控制国人的根本思想,使至社会各阶层自觉遵守儒家伦理道德。尤其是对元代遗留下来的各种不良现象进行严厉清整,建立符合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通过儒家文化,努为塑造和树立“华夏正统”的形象。

明朝立国之时,就将科举的考试范围限制在《四书》《五经》之内,而且以朱熹对四书五经的注释为标准。明朝的知识分子除科举之外,再没有其他任何出人头第的机会。所以“理学”在明朝基本占领了思想统治地位,并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心学是儒家信仰的重建,阳明心学的现代意义(2)

明朝儒家代表人物王阳明,在朱熹“格物致知”基础上,将“理学”提升为“心学”。“心学”是将“理学”以唯心的方式进行具体的学术化,是将儒家思想透过唯心学说,以“知行合一”的方式应用到生活中去,类似于现在的将理论应用在实践当中。“心学”将儒家思想发展到“心即理”,“心”作为宇宙本质,提出“心无外物”。

王阳明提出“人欲在心中,天理亦在心中”。故有“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学四诀,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明朝时期“心学”“理学”同为儒家学派,共同发展,并无分庭抗礼。“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基本完成。“心学”之后,儒家再无“圣人”,再无新的思想。

心学是儒家信仰的重建,阳明心学的现代意义(3)

李贽是明朝晚期最具争议的人物,他批判孔孟儒学,将矛头直指封建社会和整个正统思想。李贽不满以正统自居的“朱子理学”,由于对朱子之学的分歧,从而萌生了他对儒学的批判。这种批判并非一概否定孔子及传统儒学的价值,而是反对当时口是心非的“假道学”。

心学是儒家信仰的重建,阳明心学的现代意义(4)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家,对儒学正统进行了批判。反对君主专制,成为近代进步思想先声。这几个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促使儒家文化有过一段时间的焕发生机。清政府也曾极力推崇和宣扬儒家学说,并用以指导立法。利用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来论证其统治的各理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引起了民主思想的产生。随着新的生产方式不断涌现,儒家文化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社会并走向末日,尽管有过一段康乾盛世,这于当时的儒家思想似乎并无多大关系,只是这两位大帝的治国策略有所不同。儒家思想在大清朝的发展彻底停泄,成了无源之本,无本之木。后来的大清王朝,种种制度日渐衰败,种种弊端呈现出来,各就矛盾竞相激化。从此儒家文化也随着大清王朝的日落西山而退出历史舞台,历经两千多年的正统地位宣告结束。

心学是儒家信仰的重建,阳明心学的现代意义(5)

明清时期儒家文化的盛极必衰,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一种思想能屹立两千多年而不倒,已经是人间奇迹。儒家思想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溶入在我们的骨子里,用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指导我们的为人处世。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