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一点,标题中所说的“常见”,其实就是指我见过。连我一个客居青岛的外地老巴子都见过,说它“常见”似乎也不算冤枉。OK,闲言碎语不多讲,这就开始了。
脉红螺,摄于团岛农贸市场
1、脉红螺/Rapana venosa,又名红皱岩螺(这倒霉名字,距离“阎罗”不远)。能长到很大,壳色黄褐,壳口较大,内面杏红色,所以有些地方较它“红里子”。该种个大肉厚,可白灼可爆炒(螺片),在青岛颇受欢迎,但在大连等地就不怎么受人待见。
卡民氏峨螺,摄于埠西海鲜市场
2、卡民氏峨螺/Neptunea cumingii,也叫香螺,但不是青岛语境中的“香螺”。个头堪与脉红螺相比,但螺壳狭长,壳口较小,内面白色,可与脉红螺相区分。该种在是大连银心目中的No.1,但在青岛却恰好相反,少有人爱吃,饭店也基本不收。两地在海螺的问题上尖锐对立,百思不得其解。
扁玉螺,摄于青岛湛山前海
3、扁玉螺/Neverita didyma,青岛呼为“香螺”。该种螺壳呈半球形,螺塔低矮,壳顶几乎没有什么凸起,非常对得起“扁”字,真的很扁。或白灼或酱爆均可,我个人认为肉质偏硬,不是特别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