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花冠小月螺,图片来源于网络
8、朝鲜花冠小月螺/Lunella correensis,螺壳近球形,螺口有个鼓起来的石灰质的“厣”。北部沿岸岩相潮间带优势种类,青岛潮间带常见。肉小,有时有点发苦,挺好吃的,可以吃着玩。 另有近缘种粒花冠小月螺,青岛本地不产,但市场上偶尔可见到,螺壳有瘤状结节,略。
锈凹螺,摄于埠西海鲜市场
9、锈凹螺/Chlorostoma rustica,俗名“偏腚波螺”,贝壳呈圆锥形,略似马蹄,壳质坚厚,壳顶稍尖。栖息于潮间带下区至5米水深的礁石上或岩石间,以足附着生活。可短距离移动。个头不太大,也就是吃着玩罢了。
疣荔枝螺,摄于团岛农贸市场
10、疣荔枝螺/Reishia clavigera,螺壳呈纺锤形,壳质坚厚,因多疣状突起而得名。我国沿海均有分布,黄海、渤海数量较多。白灼或涮着吃,稍有辣味,故俗称“辣螺”或“辣波螺”。很多人就喜欢它的辣味,也有人完全不爱。
纵肋织纹螺,摄于团岛农贸市场
11、纵肋织纹螺/Nassarius variciferus,即青岛的“海瓜子”,螺壳呈圆锥形,就像一枚瓜子。每一螺层上通常生有1~2条粗大的纵肿脉,故名。通常炒着吃,要炒到螺肉半露才好,口感脆嫩,味道极鲜,配合青啤最是消暑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