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一品,不难发现:
其一,他以为观音菩萨到了,便马上换了嘴脸——笑盈盈的。为何?
一则,他知道自己不是菩萨的对手;
二则,这关系到自己的前程。可谓“善变”的小人。
其二,他说“与我整斗了这两日,何曾言着一个取经的字儿?”。
这是个异常阴险的借口。人家没说,你为什么不问?你给人家机会说了吗?
而且,倘若孙、猪二人打不过他,他必定把唐僧三众都吃了,届时也可以用这个借口。
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出这厮心中的“如意算盘”:若遇非僧家打扮的,可以问一问,耍一耍,再吃;
一遇僧家打扮的,什么都不要问,什么都不要说,抓住便吃,倘若真地吃了取经人,观音菩萨怪罪。
他也有借口。
还有西游记原著中,挑担子的是八戒,牵马的才是沙和尚。
唐僧四人是一台戏,但是这个故事其实说的是一个人。
每个人本身都具有佛性,也就是说,每个人体内都具有和唐僧一样的认知,一样的可以成佛的根本,都像唐僧一样具有佛性。
而悟空悟能悟净三个人则代表着,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事。
悟空,是每个人在没有发现自己的佛性的时候,要去悟道"空"。所以叫悟空。知道一切本然为空,无可执着,即得自在。
悟能,猪八戒代表的是人的三毒,有贪嗔痴。所以,他的名字叫八戒。
义为每个人所要做的就是戒掉这些贪嗔痴,而且,要知道贪嗔痴本也为空,所以,我们一定能够做到。所以叫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