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民间,重阳节又被叫做登高节、重九节,古往今来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好日子。
九九与“久久”同音,寓意非常深远,人们会在那天举行一系列的祈福活动,包括佩戴茱萸香囊、饮酒、游玩祭祖、秋游赏菊等等。
重阳节传承到了今天,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到了今天依然备受大家的重视,除了传统的祈福活动之外,重阳节还有着许多的民俗传统,以及节俗美食等着我们去吃,大家遵循农谚这“2酒1味1糕”不要忘,寓意安康顺遂,接下来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1味”
这里说的1味就是重阳面了。
在北方有重阳节吃面的习俗,大部分都会选择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和着重阳之际,做面的面条选用白面,“白”谐音“百”字,有一百减一成为九九的寓意,也对应着“久久”,所说那一把细细长长的面条,寓意着长长久久。
除了美好的寓意之外,羊肉温补,重阳节正值深秋气温骤降的季节,所以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面再合适不过了。
“1糕”
重阳节还有着吃重阳花糕的习俗,这里说的花糕一般指的是桂花糕。
重阳糕因为重阳节而得名,是重阳节的传统节令美食之一,金秋十月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黄澄澄、金灿灿的桂花挂满了枝头,一阵风吹过桂花洋洋洒洒的落了满地,以桂花为原料制成的桂花糕,味道香甜软糯,令人爱不释口。
我们都知道桂花有富贵之意,“糕”、“高”谐音,所以吃桂花糕有着高升和富贵的含义,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