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中的讽刺之情,寒食从哪看出讽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2 03:48:48

你还记得寒食节么?唐人对寒食节很重视,留下了许多吟咏寒食节的佳作。

寒食节禁火寒食,扫墓祭祖,插柳蹴鞠,既有春的热闹也有幽古之情。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它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是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值得诸位留意。

今天,王和尚选择唐人四首绝句,辅以简评。

或讽刺时事,或抒发伤怀,或追逐希望,或写忧愁别绪,哪一首触动了你的心?

寒食节不可无诗,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细细品读。

寒食中的讽刺之情,寒食从哪看出讽刺(1)

△寒食节读好诗:四首经典,你读过几首

01.犀利讽刺,不露痕迹: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是“寒食节”最著名的绝句之一,作者韩翃系唐中期“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语言华美,状景细腻,议论精巧,含蓄蕴藉,深有神韵。这首诗在当时即广为传颂。

寒食节,正是百花盛开之时,柳絮飞舞,落英缤纷,故而诗起句说“春城无处不飞花”。“无处不”即写出满城飞絮,一派暮春明媚之景。首句是全景,二句镜头拉近,东风吹拂之下,御柳摇曳。点出“御柳”,即写出皇家宫苑之景。而“飞花”也是“御柳”之柳絮,写出皇家福泽万方之意,为二联蓄势。

寒食中的讽刺之情,寒食从哪看出讽刺(2)

△寒食节读好诗:唐朝宦官专权

寒食节,家家禁烟,不许生火做饭。而在暮色之中,一支支点染的蜡烛,飘散着袅袅轻烟,分别传入一户户王侯权贵之家。百姓不准热食物,而皇帝却可以给宠臣赐火,这其中的讽刺含义不言自明。

“五侯”用汉代典故,东汉末年,主少国疑,宦官把持朝政,汉桓帝曾一日给五个宦官封侯,是为“五侯”。唐朝中后期,皇帝大多宠信宦官,阉寺把持国政,作威作福,韩翃此诗正是讽刺此事。

这首诗在章法非常值得推敲。首句说“无处不飞花”乃是写“同”,全城人家都笼罩在春色之中,看似没有区别,其实不然,“轻烟散入五侯家”乃是写“不同”,唯有勋贵近臣才能享受此等特权,对比之下,更有讽刺力量。

有趣的是“汉宫传蜡烛”,以小见大,微露针刺,却犀利无比。而“轻烟散入五侯家”,未写人,也未写马,却很有画面感,读来也如在目前。这两点也是此诗精到之处。

寒食中的讽刺之情,寒食从哪看出讽刺(3)

△寒食节读好诗:落魄诗人无奈的悲叹

​ 02. 无奈悲叹,暗含风骨: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节的由来,据说是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而来。春秋时代,晋文公避祸流亡国外,近臣介子推忠心辅佐,任劳任怨。等晋文公当国后,封赏当年追随他的功臣,却把介子推遗忘。后来,介子推隐居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他出山,就下令烧山,但是介子推却坚守不出,被烧死山中。晋文公为了悼念他,就下令烧山之日起,三日内禁火冷食,故称“寒食”。

而大历诗人孟云卿此诗却深入一层,更写出穷愁悲慨之意。孟云卿,唐玄宗天宝年间屡试不第,后流落荆州,终生栖栖南北,仕途失意。这首诗即写于他流浪江南之时。

江南二月,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繁花似锦,而他却远离家乡,独自漂泊,与节日期间更增孤独悲伤之感。首联对比写起,异乡美景更让他伤心难过。“满”和“远”对比强烈,让人伤情。

寒食中的讽刺之情,寒食从哪看出讽刺(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