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讽喻了什么现象,寒食对什么进行了委婉的讽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2 03:30:28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讽喻了什么现象,寒食对什么进行了委婉的讽刺(1)

这是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写的《寒食》,在大历十才子中,最为著名的要数韩翃和李益了。李益因为与霍小玉的爱情而更加闻名,还有“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的名句。而韩翃因这首《寒食》被唐德宗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是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中唐时期,宦官作威作福,权势显赫。几任昏君都宠信宦官,导致宦官权势熏天,败坏朝纲,排斥朝臣。当时很多正直的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此诗也因此而作。

寒食节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或者两天,后来,寒食节逐渐地被清明节所取代。诗的前两句写的是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飞花飘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后两句则由全长安城而入宫苑,写傍晚的宫苑里,传送着一支支由皇帝恩赐给宦官的蜡烛,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地萦绕在宦官家,到处都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

实际上,在封建习俗的统治下,不要说是全城百姓,就连那些不是宠臣的朝官之家,在禁止烟火的寒食之夜,也是漆黑一片。唯独这些宦官之家,烛火通明,烟雾缭绕。从这一点上看,足见这些宦官如何弄权倚势,欺压贤良。

寒食讽喻了什么现象,寒食对什么进行了委婉的讽刺(2)

关于这首《寒食》的诗,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据说,韩翃年轻时很有才华,也很有名气。安禄山曾经的部将侯希逸镇守青淄时,韩翃曾在他手下当从事。后来韩翃被罢官,在家闲居十年。

宰相李勉去镇守夷门时,韩翃被启用为幕僚,当时韩翃已经到了晚年,和他一起任职的都是些年轻人,对他不了解,也看不起他写的诗。这样过着一直不顺意的日子,韩翃便多次称病在家。当时,有个职务不高的韦巡官,也是一个知名人士,和韩翃相处得很好。一天半夜时,韦巡官叩门声很急,韩翃出来见他,只见韦巡官笑着祝贺说:“你升任驾部郎中了,让你主持制诰(草拟皇帝所下文告和命令)。”

韩翃很吃惊地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你一定是搞错了吧!”韦巡官舒缓了一下愉悦的心情,便坐下仔细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皇帝的文告、命令,缺少起草的人,当时中书省两次提名,皇帝都没批。等到再次请示时,皇帝说:“用韩翃!”因当时还有一个同韩翃同名同姓的人,任江淮刺史。于是,中书省又把两个韩翃上报给皇帝请示,皇帝批示说:“‘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用写这首诗的韩翃。”

事情讲清楚了,韦巡官又祝贺说:“这不是你写的诗吗?”韩翃说:“是。”他才知道没有错。天亮时,李勉和同僚们都来祝贺。这时正是唐德宗建中初年。

这首被皇帝看重的诗,写得自然是不同凡响。那么,韩翃在《寒食》这首诗中也讽刺了一个现象,说的是寒食节这天,禁止烟火,只吃冷食,而作威作福的宦官却烛火通明。这个习俗来源于介子推的故事。

寒食讽喻了什么现象,寒食对什么进行了委婉的讽刺(3)

公元前636年的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宠妾骊姬心怀歹意,想要谋害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扶持公子莫齐继位。介子推等忠臣知道后,便保护着重耳离开晋国避难。后来,重耳在卫国的深山老林中迷路,在断粮待毙之时,介子推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煮成汤给重耳。重耳吃完知道了这件事后,流着泪对介子推说:“永远忘不了‘割骨奉君’的大恩。”并和介子推许诺说,以后若是继位,一定不忘恩。介子推说:“我不求你日后报答,只求你关心百姓,做个清明的国君。”

后来,重耳历尽千辛万苦,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许多曾跟随他的大臣都得到了封赏,唯独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心灰意冷,辞官归隐山林。这个时候经过大臣提醒,晋文公重耳才醒悟过来,命令全国上下寻找介子推。介子推已经带着老母亲躲进绵山岩洞中隐居,草衣寒食。晋文公派人到山上百般呼喊,只有山谷回声,不见介子推出山相见。

这个时候,急于见到介子推的晋文公想到,介子推是孝子,如果火焚绵山,他为了保住老母亲的性命,一定会背母出山。结果大火烧了多日,却发现介子推与老母亲抱着一棵大树被烧死了。后来,有人在半山岩洞中,还找到了半张破席子,上面刻着“割肉奉君尽忠心,但愿主公赏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照复清明。”

晋文公感到内心愧疚,悲痛万分。便下令让随从人员在焚烧林拾起几块残木,做了一双木鞋。他每天上朝都要穿上木鞋在宫中行走,呱嗒呱嗒的声音提醒自己看着足下,就好像看到介子推一样。后来,人们将最忠诚的朋友称作“足下”。晋文公焚绵山之日,正值“清明节”。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令全国上下在这一天,不得举火炊烟,并将这一天称作“寒食节”。

寒食讽喻了什么现象,寒食对什么进行了委婉的讽刺(4)

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的《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中写:“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唐代诗人韦庄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中写:“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唐代诗人孟云卿科场失意后,过着贫困的生活,在漂泊流浪的一个寒食节前夕,写下了《寒食》这首绝句: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这首诗通过借咏“寒食”,来写寒士的辛酸,但是却并不在“贫”字上大做文章。用一种自嘲、讽刺的风格写:世人都在为寒食准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是像我这样的清贫寒士,天天都过这样的“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

寒食讽喻了什么现象,寒食对什么进行了委婉的讽刺(5)

如今人们依旧过着清明节,虽然“寒食节”已经被清明节所取代,但是介子推的忠心救主,一心为民,永远不会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被淡化。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