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艳 张波,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中医科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编辑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一年之中的黄金季节,惊蛰稍显早,谷雨稍显晚,而清明刚好是一个界限,所谓"清明前鱼骨软如绵,清明后鱼骨硬如铁。"寒食在清明节前一日(有的地区是前两日或三日),因为二者时间接近,随着历史的沿革,逐渐合二为一。
寒食即禁火,又称"冷节",意为禁烟火,只吃冷食。其寓意大体分为两种:一是纪念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唐代诗人孟云卿在《寒食》诗中说的"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二是对火星崇拜,清明时节正好是火星所主,人们"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春季阳生风疾,是易发生火灾的季节,人们把这一现象归结于火星的行为虽欠科学,却具有加强防火教育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就只讲其实际内容吃冷食、禁火,而不纠其源于何说了。
我们寒食节的主要食物有姜丝排叉、马蹄烧饼、奶油炸糕、糖耳朵、驴打滚、芝麻酱烧饼、硬面饽饽、糖火烧、艾窝窝、焦圈、焦圈、馓子麻花、螺蛳转儿、豌豆黄、糖卷馃、面茶等,作为节日小吃偶尔进食是无可厚非的,切不可长期饮冷水、进寒食。
中医认为过时生冷寒凉之品可损耗人体阳气,加之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从而出现胃痛暴作、喜温喜按、腹胀纳少、口泛清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症状。平时宜进食温热性食物,我们要从食物的颜色、味道、生长环境等方面来辨别其寒热,并不只是食物的温度。宜食性温味甘辛,具有健脾补气、暖胃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羊肉、鸡肉、牛肚、猪肚、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菜、红糖等。一般脾胃虚弱和过敏体质的人不宜食用寒性食物,而体质湿热的人不宜食用热性食物。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