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与他的大宋朝》
存活167年的北宋共有九位皇帝,苏东坡一生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位皇帝。
宋仁宗。东坡生命中的第一位皇帝。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日,东坡出生于眉山纱縠行苏宅。嘉佑元年(1056)三月与父、弟离川赴京师,八月应开封府试,以第二名中举。嘉佑二年(1057),兄弟同科进士及第,名震京师。四月,母逝,回乡守制。嘉佑五年(1060)二月抵京,复习迎考制科。嘉佑六年(1061),获文坛宗主欧阳修推荐,应制科试第一名,得第三等,由此深得仁宗和曹皇后赏识。
按理说,有仁宗皇帝的赏识,朝中又有人推荐,且文采过人,青云直上指日可待。结果因年轻历浅,在论资排辈的朝廷上,难担大任。其次,时运不济。虽然仁宗惜才有提携东坡的愿望,由于母丧回乡守制,加上外任凤翔府签判三年,从嘉佑元年(1056)京师中举算起,到嘉佑八年(1063)仁宗去世,君臣七年,失之交臂。
宋英宗。东坡生命中的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年(嘉祐八年1063-治平四年1067),一心要重用东坡,可惜的是天不随愿,其间,父苏洵去世,再次回乡守制,守制期间,英宗驾崩。东坡又一次与看重自己的皇帝失之交臂。
宋神宗。东坡生命中第三位皇帝,与东坡君臣关系最长的一位,也是与东坡牵扯最多关系最为复杂的一位。既敬重东坡的人品才干,容忍东坡的直言中谏,又因与东坡的政见不同不予重用,甚至因乌台诗案对其无情打击、残酷迫害。好在神宗最后还是用历代帝王很少动用的《皇帝手札》,一句“人才实难,不忍终弃”,让贬谪黄州五年的东坡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神宗在位十九年,从治平四年(1067)到元丰八年(1085),东坡被外放十六年,其中居乡守制两年,当官八年,坐牢、贬谪六年。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常州、登州,东坡的人格和文化修养的升华就在这个阶段。
宋哲宗。东坡生命中的第四位皇帝,东坡的学生。在位十五年(元丰八年1085-元符三年1100),十岁继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八年(元丰八年1085-元祐八年1093),亲政七年(元祐八年1093-元符三年1100)。
东坡仕途高光的八年都在高氏听政的元祐年间。东坡先后任吏部员外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从三品)、礼部尚书(从二品)、翰林学士承旨(正三品)、兵部尚书(从二品)、翰林侍读、端明殿学士(正三品),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
哲宗亲政的七年也是东坡生命中最为凄惨的七年。朝廷五次诰命,让东坡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终点。绍圣元年(1094)四月在定州任上撤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河北西路安抚使、马步兵都总管,以左朝奉郎(正七品)知英州军州事,为第一次;离开定州不远,诰命降东坡为左承议郎(从七品),仍知英州,此为第二次;南贬路上“诏苏轼合叙复日未得与叙复,仍知英州”,断了东坡升迁之路,为第三次;第四次诰命责授建昌军司马(从八品),惠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东坡已成为罪臣;第五次诰命贬其为宁远军节度副使(从八品),惠州安置。绍圣四年(1097)四月,在惠州已经生活了四年的东坡,又接诰命,责授琼州别驾(正九品),昌化军安置,不得签署公事。六十二岁的东坡又被流放到了海外的儋州。
祥符三年(1100)正月初九,年仅二十五岁的哲宗死了。他的死,让东坡有了回到中原的念想,有了延续生命的希望。
宋徽宗。东坡生命中的第五位皇帝,亡国之君。祥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因纵淫好色导致早亡无后,其弟端王赵佶继位,神宗之妻向太后摄政,大赦元祐诸臣。东坡得以从海南北返。
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日,一代文豪、旷世奇才苏轼逝于常州。
随着向太后去世,徽宗又恢复熙宁新党制,打击元祐旧党。
崇宁元年(1102)五月,再度贬夺元祐旧党。七月,焚毁元祐年间由司马光等制定的元祐法令。九月,在端礼门树立元祐党人碑,将司马光、苏轼等一百二十人刻于碑石之上,称做元祐奸党。十二月,徽宗下诏,查禁元祐学术。
崇宁二年(1103)四月,徽宗下令将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马渭的文集、范祖禹所著《唐鉴》范镇所撰《东斋纪事》、刘敛所著《诗话》及僧文莹所著的《湘山野录》等书的印板全部焚毁,禁止流传。九月,命各州立《元佑党籍碑》。
宣和六年(1224)十月,徽宗再次下诏,重申禁、毁苏黄之文,对苏黄文不得收藏学习,违反者以大不恭论罪。
毁书禁文,想让东坡及其苏门弟子的书籍文字绝迹,结果东坡诗文还是千古流传,只能说,东坡文化生命力之顽强。
徽宗和东坡并无交集,可能是东坡的文气太大,徽宗嫉妒吧。作为一国之君,以一个文人的标准去考量自己,毁书禁文,打击旧臣,骄奢淫逸,以致以一国之君做了亡国奴。
“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后悔有用吗?结果,带给这个国家的,除了灾难,就是耻辱。
2022.12.20-202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