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来吃饭第一句就问有什么独龙江特色菜。我们说有独龙鸡、独龙牛肉,他们二话不说就点这些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孔当村委会王门小组“亚那”客栈老板梁向宝说起“独龙”特产时,只担心下一步旅游旺季会缺货而“供不应求”。
独龙原鸡
独龙江因其独特的区位和民风民俗文化,孕育了独有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和行业部门着力在培育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子,围绕乡村旅游,力争做好特色产业这篇文章,“独龙”特产正欲走俏。
林下作物多点开花
独龙族群众喜收草果
草果产业,是独龙江种植业中已给群众带来较大效益的特色支柱产业。2018年底,全乡草果种植面积达68277 亩,产量达1004吨,产值约743万元。“通过提质增效和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做大做强草果产业。”独龙江乡分管农业的副乡长胡晨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该乡的草果发展方向。
同时,做好重楼、葛根、羊肚菌等名、特、优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乡现种植有重楼1700余亩,有望在2至3年后逐渐进入成熟期;今年已采收羊肚菌660吨产量,产值400万元,带动农户396户1188人;新增种植葛根700多亩,黄精近700亩。
在孔当村肯迪小组村民肯志平家地,种下三个多月的葛根苗长势良好,有的根茎已有半斤之多。“如果像技术员说的亩产1000多斤,肯定比种苞谷划算。”肯志平说,葛根苗是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免费提供的,还派了技术员教授种植和管理。
林中养殖蜜香四溢
独龙江林下套养中蜂
“我们独龙江的每个角落都可以养蜂,只要防得住老熊偷吃,就是赚钱的好产业。”马库村民马雪华是村里的养蜂高手,他今年养了20箱中蜂,被狗熊偷吃了10箱,但政府有野生动物肇事赔偿政策,因此他对中蜂产业前景依然看好。
从去年以来,贡山县中蜂办指导独龙江中蜂养殖户,通过“建基地、抓培训、培能人、重扩繁”模式,初步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目标,逐步解决以往蜂农养殖技术参差不齐,传统圆木蜂桶养殖比重大、产蜜量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和产品价值低等问题。
“按现行市场价1市斤蜂蜜为100元,一个标准箱平均产蜜20市斤,那一家农户养10箱就脱贫了。”贡山县中蜂办主任钟建新介绍,独龙江产的蜂蜜质量上等、原生态、产值高,全乡已招养独龙蜂4625箱,产量5119.5斤,产值约70万元。
自然放养的独龙牛
去年,全乡大小牲畜存栏23679头(只),出栏12210头(只),扶持独龙原鸡、高黎贡山猪养殖80户,完成独龙牛投放1153头。此外,为了带动特色种养业的发展,贡山县相关行业部门扶持发展了10户独龙族农家乐和特色客栈。
“我们家自己养的独龙鸡卖完了,就买隔壁邻居亲戚家的,这样大家都能有一点收入。”农闲时,在巴坡村自家新居里开旅游接待点的王春梅说,旅游黄金周时不仅接待房爆满,独龙鸡、野生干木耳、干竹笋等土特产也十分畅销。
手工艺品悄然上架
“我们独龙族的藤编工艺品,在贡山县很早就有名了,但一直形成不了产业。”贡山县独龙江乡手工艺品协会会长曾剑军说,随着政府部门对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独龙江传统手工艺品初步形成产业化。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独龙江乡手工艺品协会成立之初并没有独立的经营场地。协会从今年年初开始有了独立的经营门面,销售额已有三万余元。有了定点销售窗口和一定的盈利,会员的积极性逐步在提高。
在手工艺品协会的铺子里,除了木雕产品,还有手工纺织独龙毯、藤编、竹编等,独龙蜂蜜、董棕粉、葛根粉、三七、白芨等农特产品。
曾剑军说,下一步,他们想请高水平设计师帮助设计品种多样的独龙族特色手工艺产品,以此丰富产品内容。同时,尝试电商销售,拓宽产品销路,从而增加会员收入。
云南网记者 李熙临 通讯员 王靖生 顾泽贤